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
《踏莎行》全文
宋 / 杨炎正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宿鹭栖身,飞鸿点泪,不堪更是重阳到。

一襟无处著凄凉。倚阑看尽斜阳倒。

瘦减难丰,悲伤易老,淡觞消得黄花笑。

画眉人去玉篦存,浓愁如黛凭谁扫。

(0)
注释
鹭:鹭鸟。
栖身:停留。
飞鸿:飞翔的大雁。
点泪:眼中含泪。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一襟:满心,满怀。
著:寄托。
倚阑:倚靠栏杆。
斜阳:夕阳。
瘦减:消瘦。
丰:丰满。
淡觞:浅酌的酒。
黄花:菊花。
画眉人:指女子。
玉篦:古代妇女用来梳妆的玉梳。
浓愁:深重的忧愁。
黛:青黑色,这里形容眉毛。
扫:清除。
翻译
夜晚鹭鸟栖息,飞雁眼中含泪,更让人难以承受的是重阳节的到来。
满心凄凉无处寄托,独自倚着栏杆,看着夕阳西下。
身体日渐消瘦,悲伤使人更快衰老,浅酌淡酒只能让菊花微笑。
昔日画眉的人已离去,只留下玉篦,浓郁的忧愁像黛色眉头,又有谁能扫去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炎正的《踏莎行》,是一首表达对逝去时光和旧友离别之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宿鹭栖身、飞鸿点泪等意象,描绘出一种秋天萧瑟、人心凄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宿鹭栖身”、“飞鸿点泪”,表现的是秋日黄昏之际,大雁南飞,孤鹭独立,似乎都在诉说着离别之情。这里的“不堪更是重阳到”,则是在强调这种凄凉感受随着重阳节气(即立秋后第三个戊日)的到来而更加深切。

“一襟无处著凄凉”、“倚阑看尽斜阳倒”,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寂寞心情,无从排遣,只能倚靠栏杆,望着渐渐西沉的斜阳。这里,“一襟”指的是衣襟,借此来形容诗人的凄凉心境;“倚阑看尽斜阳倒”,则是通过对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接下来的“瘦减难丰,悲伤易老”、“淡觞消得黄花笑”,则是在反映生活中的艰辛与衰败。这里,“瘦减难丰”、“悲伤易老”,表达的是人生易老,愁绪难消的感慨;“淡觞消得黄花笑”,则是通过对黄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艰辛时的一种超然和自嘲。

最后,“画眉人去玉篦存”、“浓愁如黛凭谁扫”,则是在表达对于逝去美好时光和旧友难得相见的深切怀念。这里,“画眉人去玉篦存”,是说美好的时光已成过往,留下的只有物品,如同玉梳一样;“浓愁如黛凭谁扫”,则是在问,如此浓重的愁绪,又该由谁来扫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是一首情深意长、抒情性强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炎正

杨炎正
朝代:宋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生辰:1145—?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猜你喜欢

海珠寺

两岸秋风吹白蘋,三城烟树隔红尘。

天涯寒菊双蓬鬓,海上青樽几故人。

谋国计从穷处泏,倦游心向暮年真。

罗浮东去扶桑近,黄木湾头好问津。

(0)

哭周岳父追忆前事·其二

自鹿车共挽,欣叨进琼庠。

文场声誉起,期予破天荒。

庚午年大比,秋闱举于乡。

计偕将北上,厚赠充行装。

爱我如所生,期望大显扬。

甲戌捷南宫,慰公与高堂。

啧啧听人言,称公眼力长。

职授行人司,乞假归称觞。

方图报寸草,谁料厄黄杨。

悠然乘化去,曷禁心悲伤。

(0)

次龙桥方棠南郊陪祭韵

天子祀南坛,龙光一道寒。

街墀临月姥,花柳覆仙官。

候驾旌旄拥,焚柴衮冕看。

至诚闻监格,雅颂表心丹。

(0)

古松

铁干峥嵘镇碧崖,长垂浓荫藉莓苔。

皮肤脱落真心在,不管风霾左右来。

(0)

大鹏

大鹏抟风高切云,海水为立昼为昏。

风休鹏化杳何许,天光浩浩青无垠。

(0)

怨歌行

闲幔捲丹霞,霜梧夜噪鸦。

挑灯不成寐,游子在天涯。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