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钟声到枕边,客怀牢落正无眠。
才疏自合当时弃,亲老惟惭故旧怜。
虫语草根秋欲暮,风摇梧叶夜如年。
揽衣起坐空庭月,百感令人思惘然。
萧寺钟声到枕边,客怀牢落正无眠。
才疏自合当时弃,亲老惟惭故旧怜。
虫语草根秋欲暮,风摇梧叶夜如年。
揽衣起坐空庭月,百感令人思惘然。
这首明代诗人陈汝言的《秋夜二首(其一)》描绘了夜晚在萧瑟寺庙中听到钟声,勾起了旅人的孤寂与思念之情。首句“萧寺钟声到枕边”以钟声入梦,渲染出清冷的秋夜氛围,暗示诗人心境的落寞。第二句“客怀牢落正无眠”直接表达了客居他乡的游子无法入睡的愁绪。
第三、四句“才疏自合当时弃,亲老惟惭故旧怜”,诗人反思自己的才能不足,自觉应被社会淘汰,同时又为家中年迈的亲人感到愧疚,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挂念。
第五、六句“虫语草根秋欲暮,风摇梧叶夜如年”,通过虫鸣和落叶,进一步渲染出深秋将至的凄凉,以及诗人度日如年的漫长心境。
最后一句“揽衣起坐空庭月,百感令人思惘然”,诗人披衣而起,面对空荡庭院的明月,各种感慨交织,情绪复杂,充满迷茫与惆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秋夜的孤独与人生无常的感叹。
愁见繁云帖死灰,骤喜春从天际回。
晴云流烂满峰起,潋滟陂塘泉脉来。
春归欲验将何许,柳腰杏颊知春处。
出门矫首望四郊,满目都无故园树。
暖景犹疑是故园,纷红糅白终萧然。
黄茅不受春色染,化工无地施妖妍。
老夫此时三叹息,晴霭暄风总轻掷。
缘冈绕涧试幽寻,好鸟一声山桂碧。
却忆当年汉水边,花光柳色媚晴天。
江头醉罢日将落,芊眠草色生长烟。
秪今春事知何有,伤心万里空回首。
中原但有骨如麻,杜曲应无花似酒。
我今流落荒山隈,秋蓬作鬓心催颓。
逢花政恐被花恼,幸兹寂寞无狂媒。
闭门睡足高舂后,炉烟一炷消清昼。
销忧苟自诬,策杖来幽墅。
浮舟绝碧水,蹑履遵远步。
置酒危埼亭,开襟面孤屿。
川浅不兴波,春阴易成暮。
杂花开照牖,细草生侵路。
虚槛满夕岚,空阶连水雾。
物变知节暄,地僻嗟所寓。
干戈莽未定,胜集何能屡。
觞咏答佳游,更筹促归驭。
一水限山城,风烟眇回顾。
新凉增客意,卧病复踰时。
雨脚夜深白,虫声秋后悲。
高低山树立,迢递晓钟迟。
此夕天涯鬓,知添几缕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