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忧苟自诬,策杖来幽墅。
浮舟绝碧水,蹑履遵远步。
置酒危埼亭,开襟面孤屿。
川浅不兴波,春阴易成暮。
杂花开照牖,细草生侵路。
虚槛满夕岚,空阶连水雾。
物变知节暄,地僻嗟所寓。
干戈莽未定,胜集何能屡。
觞咏答佳游,更筹促归驭。
一水限山城,风烟眇回顾。
销忧苟自诬,策杖来幽墅。
浮舟绝碧水,蹑履遵远步。
置酒危埼亭,开襟面孤屿。
川浅不兴波,春阴易成暮。
杂花开照牖,细草生侵路。
虚槛满夕岚,空阶连水雾。
物变知节暄,地僻嗟所寓。
干戈莽未定,胜集何能屡。
觞咏答佳游,更筹促归驭。
一水限山城,风烟眇回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游览的一幕,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
“销忧苟自诬,策杖来幽墅。”开篇便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出游,放下烦恼,用手杖作为伴侣,步入幽静的地方。这里的“销忧”表明诗人有意识地想要摆脱日常的忧虑,而“策杖”则是古人出行时常用的随身物品,既可做为辅助工具,也带有一种文学修养的象征。
“浮舟绝碧水,蹑履遵远步。”诗人乘坐小舟漂浮在清澈的水面上,脚踏轻便的鞋履,一路走得很远。这里的“碧水”映衬出大自然的清新,而“遵远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行的向往。
“置酒危埼亭,开襟面孤屿。”在一个高处的亭子里摆放着美酒,诗人解开衣襟,对着那座孤独的小山。这里的“置酒”是为了享受自然景色时的一种愉悦,“开襟”则显示出一种舒适自在地放松。
“川浅不兴波,春阴易成暮。”河流因水浅而没有波浪,春天的阴霾容易使白昼变为黄昏。这个意象描绘了一个平和且稍显忧郁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时间流逝。
“杂花开照牖,细草生侵路。”各种各样的花朵在窗棂上开放,而细小的野草则沿着道路悄然生长。这两句增添了一份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周遭环境的细腻观察。
“虚槛满夕岚,空阶连水雾。”晚霞之中充满了山峦的轮廓,而空荡荡的台阶则与水面上的薄雾相连。这里的“虚槛”和“空阶”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淡出红尘的意境。
“物变知节暄,地僻嗟所寓。”万物在变化中显露出节气的温暖,但诗人对于这偏远之地却感到有些哀伤。这里透露了诗人对环境的感受以及他内心的某种不舍。
“干戈莽未定,胜集何能屡。”战争的硝烟尚未平息,而胜利的果实又怎能经常得到。这两句似乎是诗人的喟叹,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不安。
“觞咏答佳游,更筹促归驭。”举杯对着美好的旅行回味,同时也在考虑何时该结束这次旅程返回。这里的“觞咏”和“更筹”都是诗人对此次游历的珍惜与不舍。
“一水限山城,风烟眇回顾。”一条河流环绕着山城,而远处的风和烟雾都变得模糊,使得往昔的回忆也随之朦胧。这最后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强化了诗人对于这次旅行记忆的珍视以及对即将离别的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游览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远行的向往。
金波暧斜汉,流照屏山。桦烛冷散青烟。
珠帘欲上美人去,谁家今夜今年。
当窗乱云雾,恣霓裳狂舞,换谱钧天。
乘风汗漫,问琼楼、何似人閒。
多事桂宫仙斧,七宝尚凌虚,装缀婵娟。
阑外秋香泣露,移盘清泪,消尽金仙。
广寒殿阙,怕常娥、不许流连。
共孤光谁与,不成把盏,北望凄然。
残衫剩帻,悄不成游计。满马西风背城起。
念沧江一卧,白发重来,浑未信、禾黍离离如此。
玉楼天半影,非雾非烟,消尽西山旧眉翠。
何必更繁霜,三两栖鸦,衰柳外、斜阳馀几。
还肯为、愁人住些时,只呜咽昆池,石鳞荒水。
分畹青瓷,通帘翠押,酥怀晚艳多丽。
㔩叶无尘,宫黄初麝,小馥度人疑醉。
素纤细摘,清露湿、珠娘秋佩。
钗串新装钿粟,衣络旧融檀泚。一瓯点将春焙。
话恹恹、瘴乡身世。谁省旧香消黯,渐凝鲛泪。
孤醒阑宵似水。怕零乱、流苏梦难理。
自剪南沈,芳心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