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其一》
《九日·其一》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重阳述令序,景物自为嘉。

易办如江酒,难浮似粟花。

追游疑所务,寄兴眇无涯。

旧俗台应废,何人杖马檛。

(0)
翻译
在重阳节这一天,自然景色格外美好。
节日的庆祝简单如江水酿的酒,但难以像粟花那样轻盈地浮动。
游玩和追求似乎成了生活的重心,寄托的情感广阔无边。
古老的习俗或许应该废弃了,还有谁会手持杖马,参与这样的活动呢?
注释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令序:节日的顺序或庆典。
景物:自然景象。
嘉:美好。
易办:容易准备。
江酒:比喻节日的美酒。
难浮:难以漂浮,形容轻盈。
粟花:比喻轻盈的事物。
追游:追逐游玩。
疑所务:似乎视为重要的事情。
寄兴:寄托情感。
无涯:无边无际。
旧俗:古老的传统习俗。
废:废弃。
杖马檛:古代出行时使用的拐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九日(其一)》,其中蕴含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艺术魅力。诗人通过对重阳佳节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重阳述令序”一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庆典即将到来的氛围,重阳,即双九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佳节。"景物自为嘉"则描绘了这个节日中自然景观的美好,似乎一切都在为这份欢乐做着准备。

接下来的"易办如江酒,难浮似粟花"两句,更是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易办如江酒"暗示着事物的容易流逝和消散,而"难浮似粟花"则形容某种美好却难以保持,可能是指人的青春或美好的时光。

在"追游疑所务,寄兴眇无涯"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寻和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尽情享受当前生活的感慨。"旧俗台应废,何人杖马檛"则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消逝的哀叹,以及对于现实中缺乏古风雅韵的人文景观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景物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张嵲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使这首诗成为宋代文学中的宝贵遗产之一。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二

旗盖运迁,衣冠事乖,岂非命来。

自黄粱枕觉,分明看破,翠蓬舟近,及早抽回。

谁料山深,也同鼎沸,步步危机忙里催。

愁无奈,过青山万叠,碧水千隈。此愁何计能推。

算何日天教眉锁开。

记六桥花舫,晴边访柳,孤山草酌,雪后评梅。

回首西湖,伤心前事,覆水如何收上杯。

东风好,问如今吹入,谁处楼台。

(0)

范增墓

藏名羞立虎狼朝,乘鹤东依项籍豪。

愤失壮图撞玉斗,不知天命与金刀。

还家落日埋英气,回首浮云委旧劳。

百步西连陵母冢,峨峨先识泰山高。

(0)

临江仙

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浅衫深袖倚门斜。

只缘些子意,消得百般夸。

粉面初生明月,酒容欲退朝霞。春风还解染霜华。

肯持鸳绮被,来伴杜家花。

(0)

寄晁以道

两官俱为邻,常若千里远。

经年不通书,子孰知我懒。

相期宇宙外,肯复校繁简。

我愚亦知此,子意岂不满。

子教东方生,自视何益损。

人言不当价,一钱万金产。

须子五千卷,丹笔校黄本。

子家太史氏,名成南北阮。

道山鸿雁行,岂惟私门衎。

功名须老大,四十未为晚。

快意会有违,急行宁小缓。

忽有河山阻,遂恐消息断。

我独不念此,人穷令智短。

子勿效我慵,书来慰愁眼。

(0)

山中冬至

读易烧香自闭门,懒于世故苦纷纷。

晓来静处参生意,春到梅花有几分。

(0)

清平乐.木犀

黄衫相倚。翠葆层层底。八月江南风日美。

弄影山腰水尾。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

无住庵中新事,一枝唤起幽禅。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