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奉阴违,天有难遮之眼;
民穷财尽,地无可剥之皮。
阳奉阴违,天有难遮之眼;
民穷财尽,地无可剥之皮。
此联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官场与民间的矛盾与不公。上联“阳奉阴违,天有难遮之眼”描绘了官员表面遵守规则,暗中却行不法之事,即便天理难容,也难以完全掩盖。下联“民穷财尽,地无可剥之皮”则揭露了百姓生活困苦,资源被无度剥夺的情景,形象地比喻为大地已无处可割,暗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如官僚腐败和贫富差距,还蕴含了对公正与道德的呼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通过对比官场与民间的境遇,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权力滥用的谴责。
隔江望白纻,葱苍压牛渚。
却忆跨黄犊,渡桥溪东去。
悠悠登此山,直待圆蟾午。
汗漫丹湖水,万顷浸天宇。
北斗酌不乾,光烱反吞吐。
诸峰若案几,白云俯可取。
览景壮我怀,长谣念前古。
传闻桓将军,致酒领歌舞。
雄风回秋霜,英声散鼍鼓。
宁知千载后,荒榛老狐鼠。
男儿及时乐,一饷亦足许。
前年翰林公,绝顶构堂庑。
我方客沅湘,盛事未能睹。
及今佐肥幕,治狱历阳府。
注目聊独吟,何时达庭户。
风萧萧兮云蔼蔼,泉淙淙兮石皑皑。
禽惊人兮,远飞去以复还。
客醉其间兮,殊不知为冠带。
发被衣颓以自顾兮,谁为吾仇。
山花为我一笑兮,山草为我以忘忧。
嗟世人之愚兮,竟营营以何求。
求百年之宠荣兮,取万世之奴囚。
怵谗舌之甚兮,尚毁孔而谤周。
咄何得而何失兮,孰为马而为牛。
歌数作兮饮未休,石骇以走兮泉凝而不流。
起挽石以道泉兮,尔何我尤。
吾将去乎世兮,结尔以长年之游。
昨对桃花与君别,共唱离人眼中血。
今见桃花君复来,似与东风趁时节。
北去南还何日休,书生道路多穷愁。
安得巨航满载酒,一帆风过蓬莱洲。
庙门斜开压江浦,红裳小巫未击鼓。
太守焚香令致词,愿驾苍龙作霖雨。
三神鼎峙名谓何,子胥范蠡马伏波。
图经莫载碑字灭,忠魂血食应不讹。
朝廷日夜传新令,辅弼贤良元首圣。
阴阳调燮神相之,忍使斯民饥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