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幽绝处,人迹罕经行。
古木四围合,野禽三两声。
孤山终不俗,处士旧留名。
欲荐寒泉菊,高风同借宿招提境,吟诗静夜分。
月光初地见,花气后台闻。
何处晓钟动,满城香钵熏。
山僧绝供亿,欹枕卧看云。
水鸟飞何处,苍茫云满湖。
《棹歌》有遗响,不见小长芦。
浦溆仍烟雨,楼台似画图。
家风在严濑,能把钓竿无。
西湖幽绝处,人迹罕经行。
古木四围合,野禽三两声。
孤山终不俗,处士旧留名。
欲荐寒泉菊,高风同借宿招提境,吟诗静夜分。
月光初地见,花气后台闻。
何处晓钟动,满城香钵熏。
山僧绝供亿,欹枕卧看云。
水鸟飞何处,苍茫云满湖。
《棹歌》有遗响,不见小长芦。
浦溆仍烟雨,楼台似画图。
家风在严濑,能把钓竿无。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幽深宁静之美,诗人漫步在人迹罕至的僻静之处,古木环抱,只有三两野鸟鸣叫,增添了自然的静谧。孤山的孤寂与处士的名声相映成趣,诗人想荐上寒泉菊花,邀请高洁之风共度夜晚,沉浸在招提寺的禅意中。月光洒落,花香四溢,远处传来晨钟声,满城弥漫着香气。山僧简朴无多供,诗人倚枕观云,水鸟飞翔,湖面苍茫。棹歌声犹在耳边,却已不见小长芦。沿途烟雨迷蒙,楼台如画,诗人回忆起家乡严濑的生活,感叹能否放下钓竿,陪伴家人返回吴门。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夜光四寸今所无,闻有入海求大珠。
大珠自爱潜不发,希世一见比明月。
灵物变化讵可寻,几人皓首死闽越。
泥蟠沙卧海底沉,何知结爱美人心。
可怜曜乘十二乘,谁惜黄金七百金。
越乡祈宝诚非易,涉险捐躯名与义。
天生至宝自无伦,如何真伪人莫分。
古来贵耳而贱目,恐君既见不及闻。
世有南山采薇子,从来道气凌白云。
今乃千里作一尉,无媒为献明圣君。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岐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