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鄱阳汤仲材以其家息庵存斋东涧三大老鄂州黄龙寺僧惠璋入石诗装为一轴求士大夫赞颂紫阳山下方回之先人字元章嘉定甲戌与晦静先生同年为下偈言而不及此意可乎仲材能作祇夜回作伽佗可也·其二》
《鄱阳汤仲材以其家息庵存斋东涧三大老鄂州黄龙寺僧惠璋入石诗装为一轴求士大夫赞颂紫阳山下方回之先人字元章嘉定甲戌与晦静先生同年为下偈言而不及此意可乎仲材能作祇夜回作伽佗可也·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息存东涧三汤老,文我平生尽见之。

身到黄龙山几度,却惭欠读惠璋碑。

(0)
注释
息存:静养,隐居。
东涧:指隐居的地方。
三汤老:可能指三位德高望重的长者。
文我:文学对我而言。
尽见之:几乎都见识过。
身到:亲身经历。
黄龙山:地名,可能有某种象征意义。
几度:多次。
却惭:感到惭愧。
欠读:未能充分阅读。
惠璋碑:可能是某位名叫惠璋的人物的纪念碑,表示遗憾未能详读。
翻译
在东涧静养,我见过许多智者
一生的经历,几乎都与文学相伴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创作。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于书籍知识的渴望和自我修养的追求。

"息存东涧三汤老,文我平生尽见之。身到黄龙山几度,却惭欠读惠璋碑。"

这里,“息存东涧三汤老”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学者们的敬仰,这些人物像是在东涧中修炼成仙的一般。而“文我平生尽见之”则说明诗人一生都在追求这些知识和智慧。接着,“身到黄龙山几度”表明诗人曾多次前往黄龙山,而“却惭欠读惠璋碑”则是说虽然去过多次,但对于惠璋法师的碑文,诗人仍然感到羞愧自己没有深入领会。这反映出诗人的自谦和追求知识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学者和佛教碑文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以及他内心的谦逊与不满足。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雪中登楼望湖上和士亨作·其二

凤山西下雪模糊,琪树琼林接故都。

寒勒老梅香不放,欲搥羯鼓倩花奴。

(0)

过杨老哨有感

春水溶溶绿满湾,征夫荷锸有馀闲。

承平已喜兵戈静,犹忆前年夜破关。

(0)

大祥后述哀答陈文鸣提学·其二

过我频将道义论,可堪斜日映秋原。

茶炉火断空淹坐,松径风回欲掩门。

泪尽尚惭诗句意,情深何止故交恩。

欧公乡里庐陵是,吾省文风已复敦。

(0)

东湖书院为都宪吴公作次东塘侍御韵

大云山色绕晴湖,湖边掩映皆楸梧。

便从此地构精舍,回首湘山非故吾。

胸襟浩荡湖亭小,万卷图书读来少。

下探濂洛上勋华,坠绪茫茫寻未了。

庙堂事业本优为,寒谷须劳衍律吹。

从来学道贵兼善,圣代伊周今复谁。

(0)

读廖运同诗有感因以美之·其二

天空霜冷塞云黄,雁阵惊寒字两行。

几度参差无觅处,海天愁思正茫茫。

(0)

半山寺

古殿隐山隈,松花老碧苔。

暖风吹冻去,飞雨过山来。

一榻午犹睡,双扉閒不开。

野禅无甲子,烧篆卜春回。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