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存东涧三汤老,文我平生尽见之。
身到黄龙山几度,却惭欠读惠璋碑。
息存东涧三汤老,文我平生尽见之。
身到黄龙山几度,却惭欠读惠璋碑。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创作。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于书籍知识的渴望和自我修养的追求。
"息存东涧三汤老,文我平生尽见之。身到黄龙山几度,却惭欠读惠璋碑。"
这里,“息存东涧三汤老”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学者们的敬仰,这些人物像是在东涧中修炼成仙的一般。而“文我平生尽见之”则说明诗人一生都在追求这些知识和智慧。接着,“身到黄龙山几度”表明诗人曾多次前往黄龙山,而“却惭欠读惠璋碑”则是说虽然去过多次,但对于惠璋法师的碑文,诗人仍然感到羞愧自己没有深入领会。这反映出诗人的自谦和追求知识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学者和佛教碑文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以及他内心的谦逊与不满足。
大云山色绕晴湖,湖边掩映皆楸梧。
便从此地构精舍,回首湘山非故吾。
胸襟浩荡湖亭小,万卷图书读来少。
下探濂洛上勋华,坠绪茫茫寻未了。
庙堂事业本优为,寒谷须劳衍律吹。
从来学道贵兼善,圣代伊周今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