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祥后述哀答陈文鸣提学·其二》
《大祥后述哀答陈文鸣提学·其二》全文
明 / 陈洪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过我频将道义论,可堪斜日映秋原。

茶炉火断空淹坐,松径风回欲掩门。

泪尽尚惭诗句意,情深何止故交恩。

欧公乡里庐陵是,吾省文风已复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对逝者的哀思。首联“过我频将道义论,可堪斜日映秋原。”以斜阳映照秋原的景象为背景,引出与友人探讨道义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颔联“茶炉火断空淹坐,松径风回欲掩门。”则转而描写聚会后的场景,茶炉熄灭,松径风回,暗示聚会结束,友人即将分别,留下的是寂静与孤独。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表达了时光流逝和离别的伤感。

颈联“泪尽尚惭诗句意,情深何止故交恩。”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感叹即使泪水已尽,仍对未能完全传达内心的哀思感到愧疚,对故交的深情厚谊更是难以言表。这里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尾联“欧公乡里庐陵是,吾省文风已复敦。”则以欧阳修为例,表达了对古代文风的怀念和对当前文风恢复的期待。通过对比古今,诗人既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也寄寓了对未来文化繁荣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思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文化的期许。

作者介绍

陈洪谟
朝代:明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与《治世余闻》,(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青玉案.答索镜

紫珍随月清波满。应与嫦娥为伴。

乐昌何事常分半。

红潮一派,黛山两点,人在潇湘畔。

翻看底下鸳鸯款。双鹊铸戗将金满。

珍重绣囊丝纽短。

萧郎照后,韦娘藏起,长贮香奁暖。

(0)

河传·其一春闺

绣帏。深处。夜深私语。衬月银云。

洗花玉雨,雨馀遥指青虹。美人虹。

沉沉春梦和烟绕。相思草。留饲相思鸟。

重帘垂下,博山自爇香鱼。美人鱼。

(0)

醉花阴.重九

西风侧侧催衣袖。凉日犹长昼。

把酒剩茱萸,休说重阳,瞒过愁时候。

年年愁到还依旧。人落登高后。

情愿一年中,分半清明,一样平消瘦。

(0)

花犯.和莼渔咏小圃醉芙蓉作

绕秋池、名姝偃仰,晨妆镜中彻。

蛾眉匀净,渐暖日微酣,分外娇绝。

雪儿小字,凭改唤、红儿丰韵别。

记偷觑、粉腮羞晕,画帘风乍揭。

昨夜梨花梦醒,海棠魂映,一片晚霞秋月。

吟赏处,疑仙手、芳痕重捏。

知还想、锦城艳丽,且试看、繁葩当槛列。

预愁那、玉容憔悴,金樽寒夜歇。

(0)

贺新郎·其三为归悬弓纳姬作

孰为归生老。看翛然乌巾鹤氅,风姿犹好。

偏喜镜台容易觅,扇底嫣然一笑。

况才比、温郎还妙。

架上彩毫应秃尽,须另寻、银管青螺扫。

知长夜,被花恼。莫嗤秋燕同潦倒。

问平生、容成秘术,些些可晓。

种玉仙缘天付与,消受翠鬟娇小。

真妒杀、鹊桥天表。

但得茂陵人似玉,任白头、大妇贻诗诮。

诧掌上,明珠耀。

(0)

虞美人·其四登太白酒楼

齐山几点青螺小。千尺寒波绕。无端舟楫往来忙。

试问千秋谁似谪仙狂。孤城画角烟初暝。

望断江南信。劝君此处莫凭楼。

只恐白云飞去不胜愁。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