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兴属遐眺,凭高散馀醺。
徘徊出海日,解后还山云。
度鸟江天永,断峰吴越分。
超然俯清旷,何处有尘氛。
幽兴属遐眺,凭高散馀醺。
徘徊出海日,解后还山云。
度鸟江天永,断峰吴越分。
超然俯清旷,何处有尘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句“幽兴属遐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远方景色的向往。接着,“凭高散馀醺”描绘了在高处饮酒后的轻松与愉悦,余韵悠长。
“徘徊出海日,解后还山云。”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日出与云散的动态美,仿佛是大自然的画卷缓缓展开。日出时分,海面上的光芒四溢,而云散之后,山峦间云雾缭绕,景象壮观。
“度鸟江天永,断峰吴越分。”描绘了江面上飞鸟自由翱翔,天际线与远处山峰的连绵不绝,以及吴越之地的地理界限。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广阔与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想象与探索。
“超然俯清旷,何处有尘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沉浸在清静旷远之中的心境,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这种超脱尘世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高台翳榛棘,荷锸冈路开。
振衣陟云端,朗然豁秋怀。
言念半死树,类我晚节乖。
风雷劈半腹,叶落禽不栖。
幸不为薪槱,烧之化尘泥。
谓可材为琴,于调恐不谐。
醉抱作此感,暝色南北迷。
下山不可急,小僮扶我回。
妙年半五十,分刺合肥城。
楚俗虽尊武,淮乡已息兵。
草霜校秋猎,花雨课春耕。
退食应多暇,书灯夜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