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歌子·其五》
《南歌子·其五》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词  词牌: 南歌子

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月明三五夜,对芳颜。

(0)
翻译
拈一点花蕊妆点眉上额黄,轻轻地吹拂着小花,把它插满发髻上。十五的月儿照亮闪光的屏风,映出枕上的绣鸳鸯,陪伴着孤独的少女,洒下一片深情的银光。
注释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扑蕊:谓取花蕊以增额黄之色。
蕊,花蕊。
黄子:即额黄,古代妇女额间点黄。
又,古妇女面也用上的花靥饰之。
呵花:用口吹吹花朵,写戴花的动作。
翠鬟:头发所梳的形状。
翠,形容发色光润青黑。
鸳枕:绣有鸳鸯的枕头。
映,汤本《花间集》作“暗”。
三五夜:十五月圆之夜。
芳颜:青春、美好的容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景象。"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中的“扑蕊”指的是月光如水般泼洒,“添黄子”则是指月色中带着淡淡的金黄色泽,而“呵花满翠鬟”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若翡翠装饰的发髻。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致。

"鸳枕映屏山"一句,则是说月光如同鸭枕一般高隆地照在屏风上,形成了一道自然的界限,将室内外隔开。这种描写增添了诗中的空间感和静谧气氛。

"月明三五夜,对芳颜"表达了诗人在清亮如洗的月光下,对着美丽的花朵(或是爱人的面容)沉醉其中,时间仿佛停滞在了一个个三五夜之中。这里,“对芳颜”既可以理解为对着鲜艳的花朵,也可以引申为对着心中的美好所在,这种模糊的意象增添了一层诗意的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和花朵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感,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孤寂与沉醉的情怀。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登阆州锦屏

久识屏山面,今朝得胜游。

桥梁横古渡,树影倒中流。

风定春樯度,烟轻晚市收。

凭栏谁领解,一鹭点沙洲。

(0)

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

尧山举目见于墙,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画屏罗伟观,两诗银笔冠当场。

沙平鹭立秋无尽,月冷乌啼夜未央。

有客凭阑共清话,逍遥何异白云乡。

(0)

登尘表

领略东风一倚阑,凭高便觉小尘寰。

目穷千古关河外,身在半空烟霭间。

二水护城青映带,四山连野翠回环。

英雄易老愁无极,境是人非鹤自还。

(0)

益昌官舍简炳仲

不管天涯与海濒,万红千紫一番新。

楼头钟鼓三更雨,墙外莺花二月春。

风软雁奴归羽急,日迟鸠妇唤声频。

青门载酒浑闲事,愁杀英雄老塞尘。

(0)

晓行梧桐岭

担簦畏炎暑,肃肃问宵征。

马首已十里,鸡声才五更。

云迷青障小,月挂玉钩横。

农舍欲安挽,戒奴毋大惊。

(0)

挽吴总干·其二

夙托弥甥列,常怀范叔寒。

门阑多厚盼,樽俎有馀驩。

衣笥袍犹恋,书邮墨未乾。

官身羁执绋,清泪为公弹。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