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登楼二首·其一》
《九日登楼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久客惊秋意,天涯思不穷。

三年犹北国,万里对西风。

时序悲歌里,乾坤醉眼中。

黄花一樽酒,千古此心同。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九日登楼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久居他乡,在秋天的季节里,内心涌动着无尽的思乡之情。诗人在异国他乡度过了三年,此刻面对万里之遥的西风,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久客惊秋意,天涯思不穷。” 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和情感,身处远方,秋天的到来让诗人不禁感伤,思绪万千,无法自抑。

“三年犹北国,万里对西风。” 描述了诗人离家三年,身处北方,与故乡相隔万里,只能在西风中遥望,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时序悲歌里,乾坤醉眼中。”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无论是时间的流转还是天地间的广阔,都无法消解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对故乡的思念。

“黄花一樽酒,千古此心同。” 最后两句以菊花和酒为载体,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无论时光如何变迁,这份思乡之情如同千年不变的黄花,永远在诗人的心中绽放。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偶作二首·其二

万卷堆床书,学者识其真。

万里长江水,征夫渡要津。

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

燕石何须辨,逢时即至珍。

(0)

新乐府.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

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馀。

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道州任土贡。

任土贡,宁若斯。

不闻使人生别离,老翁哭孙母哭儿。

一自阳城来守郡,不进矮奴频诏问。

城云臣按六典书,任土贡有不贡无。

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无矮奴。

吾君感悟玺书下,岁贡矮奴宜悉罢。

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

父兄子弟始相保,从此得作良人身。

道州民,民到于今受其赐,欲说使君先下泪。

仍恐儿孙忘使君,生男多以阳为字。

(0)

遣怀

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

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

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

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

(0)

重题

泉石尚依依,林疏僧亦稀。

何年辞水阁,今夜宿云扉。

谩献长杨赋,虚抛薜荔衣。

不能成一事,赢得白头归。

(0)

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寄西岩警上人

过雨开楼看晚虹,白云相逐水相通。

寒蝉噪暮野无日,古树伤秋天有风。

数穗远烟凝垄上,一枝繁果忆山中。

何言暂别东林友,惆怅人间事不同。

(0)

月蚀诗

东海出明月,清明照毫发。

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绝。

三五与二八,此时光满时。

颇奈虾䗫儿,吞我芳桂枝。

我爱明镜洁,尔乃痕翳之。

尔且无六翮,焉得升天涯。

方寸有白刃,无由扬清辉。

如何万里光,遭尔小物欺。

却吐天汉中,良久素魄微。

日月尚如此,人情良可知。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