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
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
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
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
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
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
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
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
这首诗描绘了时间飞逝、生命无常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得失的感慨。开篇“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两句,运用神话中的羲和(太阳车夫)形象,强调时间的不可挽回和迅速流逝,人们对此无能为力。
接着,“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进一步描绘了季节变化之快,如同闪电般疾速,使人头发未及变白就已匆匆过世。这里“两鬓”指的是人的头发,“不成霜”则是说还未有时间变得如霜雪一般。
中间部分“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表达了生老病死、盛衰更迭的人生哲理,无论是荣耀还是枯萎,都是命中注定;强壮与衰弱,也只是生命自然的过程。
最后,“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则是诗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他认为应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贫富与生死,不必焦虑忙乱。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看世事的境界。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且情感深长的抒情诗,通过对时间和生命无常的沉思,诗人传达了自己的心声与生活态度。
六州铁铸错,四海金为瓯。
兴亡几变灭,明月长清秋。
忆从党祸起,中原堕旄头。
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
年来月食昴,坐复山东州。
洗眼看太平,典衣办芳篘。
流光湿沆瀣,散影凉飕飗。
老子兴不浅,倒尽药玉舟。
为言汉太史,甘心周南留。
不愿皋朔间,蓄之类俳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