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山一块肉无存,荒陇萧萧古墓昏。
水国有魂追帝子,交衢无计脱王孙。
秋风乱冢红夷塞,落日寒潮赤嵌门。
留得东南残碣在,故宫花草向谁论。
厓山一块肉无存,荒陇萧萧古墓昏。
水国有魂追帝子,交衢无计脱王孙。
秋风乱冢红夷塞,落日寒潮赤嵌门。
留得东南残碣在,故宫花草向谁论。
这首诗《五妃墓》由清代诗人谢金銮所作,通过对五妃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厓山一块肉无存,荒陇萧萧古墓昏”,以“厓山”象征南宋末年国破家亡的历史背景,“一块肉无存”形象地描绘了国家覆灭的惨状,而“荒陇萧萧古墓昏”则通过墓地的荒凉景象,渲染出一种历史的沉寂与哀伤。
颔联“水国有魂追帝子,交衢无计脱王孙”,运用拟人手法,将水波比喻为有灵性的存在,它们似乎在追随帝子的灵魂;同时,也暗指南宋皇族后裔的悲惨命运,他们无法逃脱历史的宿命,暗示了南宋王朝的最终覆灭。
颈联“秋风乱冢红夷塞,落日寒潮赤嵌门”,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秋风吹过乱葬岗,红色的夷兵(可能指荷兰侵略者)的痕迹依旧可见;落日余晖下的寒潮,映照着赤嵌门(今台湾台南安平古堡),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时间的流逝。
尾联“留得东南残碣在,故宫花草向谁论”,以“东南残碣”象征着历史的遗迹,故宫的花草则代表了曾经繁华的景象。这一句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这些历史的见证,又有谁能来谈论它们的过去呢?”这不仅是对五妃墓的感慨,也是对整个历史长河中无数被遗忘的故事的叹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逝去时代的哀悼,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