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前殿玉树枝,荣华不奈秋风吹。
庆云甘露永乖隔,凤管鸾箫增我悲。
千金买得相如赋,岂识人心难转移。
君不见楚江文鳞巧相接,复使龙阳泪承睫。
昭阳前殿玉树枝,荣华不奈秋风吹。
庆云甘露永乖隔,凤管鸾箫增我悲。
千金买得相如赋,岂识人心难转移。
君不见楚江文鳞巧相接,复使龙阳泪承睫。
这首明代诗人顾梦圭的《感事六首(其三)》以昭阳殿的玉树为引子,描绘了繁华易逝、人事无常的主题。首句“昭阳前殿玉树枝”暗示宫廷的奢华与权势,然而“荣华不奈秋风吹”则揭示出即使再荣华富贵,也无法抵挡岁月的无情流逝和自然的变迁。
接下来,“庆云甘露永乖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难以调和的哀叹,如同云彩与甘露的分离,象征着美好愿望与实际遭遇的落差。“凤管鸾箫增我悲”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借音乐之哀来寄托个人的感慨。
“千金买得相如赋,岂识人心难转移”借用司马相如的才情,指出金钱虽能买到才华,却无法把握人心的变化,暗示世事无常,人情冷暖。
最后两句“君不见楚江文鳞巧相接,复使龙阳泪承睫”以楚江的波纹和龙阳的眼泪作结,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复杂与无奈,寓意人事的变迁和情感的曲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
岁在渊献牵牛中,月缺其圆夜无风。
不知魏分此何夕,瑞光千丈如长虹。
乃是绛阙来荣公,仙宫羽卫纷层空。
荣公鼎轴三朝老,活国时推第一功。
已见指挥收北地,曾闻谈笑却西戎。
震风凌雨士奔走,十年分与为帡幪。
阴功隐德乃如此,故应福禄来无穷。
朝来宝阁动喜气,黄云赤雾相溟濛。
紫衣贵人押君赐,琥珀酒艳琉璃钟。
小儒荷恩与称述,诗自老来殊不工。
献公以九皋之仙鹤,祝公以万仞之乔松。
愿公寿与宋无极,剑履日在明光宫。
往时束带侍明光,曾看挥毫点御床。
只道骅骝已腾蹋,不知雕鹗尚摧藏。
官居四合峰峦雨,驿路千林橘柚霜。
莫为艰难归故里,汉庭今重甲科郎。
明发理烟艇,欢言济遥岑。
盘涡沸风雨,稍辨钟磬音。
行行并疏柳,迎客多幽禽。
扶舆上荦确,始见江湖深。
台殿明海色,嵌空忆龙吟。
修廊延客步,妙香慰人心。
遐眺未云极,千岩忽秋阴。
孤月欲生岭,诸天悉浮金。
兹游倍奇绝,况接支道林。
夜语不知旦,虚窗对横参。
人间惊毫末,物外雄窥临。
稽首悟真理,微生安所任。
苍崖有奇字,霜乾约重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