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心脱帽法丹霞,借力堂前刬草些。
塞上不须嗟失马,杯中端欲断疑蛇。
久怀甘露濯尘骨,将意丛林开觉华。
古渡雪芦明月共,一壶秋色属吾家。
标心脱帽法丹霞,借力堂前刬草些。
塞上不须嗟失马,杯中端欲断疑蛇。
久怀甘露濯尘骨,将意丛林开觉华。
古渡雪芦明月共,一壶秋色属吾家。
这首宋朝释正觉的诗《周秀才出家求颂》描绘了一位秀才放弃世俗生活,决心出家修行的情景。首句“标心脱帽法丹霞”形象地展现了秀才的决心,以脱帽象征放下尘世身份,追求内心清净如丹霞般高洁。第二句“借力堂前刬草些”则暗示他借助佛法的力量,清理内心的杂念,如同在佛堂前除草一般。
接下来,“塞上不须嗟失马,杯中端欲断疑蛇”表达了秀才对过去挫折的看淡,不再为失去世俗机会而哀叹,决心斩断疑虑和执着。诗人鼓励他以佛教智慧洗涤心灵,"久怀甘露濯尘骨",比喻通过佛法洗涤尘世的污垢,净化灵魂。
最后一联“古渡雪芦明月共,一壶秋色属吾家”描绘了秀才出家后清寂生活的美好画面,古渡边的雪白芦苇与明亮的月光相伴,秋天的景色成为他新的归宿。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体现了秀才出家寻求精神解脱的决心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累土三百尺,流火二千年。
人生物数不相待,摧颓故址秋风前。
武灵旧垄今安在,秃树无阴困樵采。
玉箫金镜未销沈,几见耕夫到城卖。
君不见丛台全盛时,绮罗成市游春晖。
一从雕辇闭荒草,萧散行云无复归。
韶魂想像风流在,晴华露蔓犹依稀。
盘纡棘径撩人衣,禾黍晚成貊貉肥。
层檐碧瓦碎平地,梦作鸳鸯相伴飞。
登临吊古将语谁,城郭人民今是非。
指君看取故时物,南有清流西翠微。
彷徨华表不忍去,岂独辽东丁令威。
大官小官相送迎,閒云割断前山青。
前山万仞如壁立,南辕北辙何时停。
憧憧来往成何事,中有一路通天庭。
天庭走马平如掌,胡为此地劳其形。
从来大官无险阻,小官跋涉真零丁。
道人长啸烟霞表,祝君一语君须听。
大官小官喜经历,咫尺前头是相亭。
寒食无家泪满巾,清明无酒更愁人。
不闻东道开东阁,空叹白头歌白蘋。
日永萧条徒隐几,雪埋苍莽阻寻春。
王郎归去我留滞,始信儒冠解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