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林君时恭山居韵四首·其一》
《和林君时恭山居韵四首·其一》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春入池塘草色新,吟边鱼鸟觉情亲。

雨馀涧水流花出,恍惚桃源洞里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池塘边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命的活力。

首句“春入池塘草色新”,开篇即点明季节更替,春意盎然,池塘边的草地焕发出新的生机,绿意盎然,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吟边鱼鸟觉情亲”一句,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界的生物置于同一情感维度,通过“觉情亲”这一表述,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与敬畏。

“雨馀涧水流花出”,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间清新的景色。雨水过后,山涧中的水流更加清澈,仿佛带着花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美丽。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暗示了听觉上的悦耳,仿佛能听到水声与花香交织在一起的和谐乐章。

最后一句“恍惚桃源洞里人”,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营造了一种超脱现实、寻找心灵归宿的意境。诗人似乎在说,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感受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与满足。这种恍惚之感,既是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和谐生活的美好追求。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世界和谐共生的象征。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黄鹄谣题余节妇诗卷

黄鹄黄鹄,牝牡相随。游于四海,不识别离。

始妾结发时,与君年相齐。

一朝纳伉俪,百岁以为期。

奈何乎中路,而捐子与妻。且君之徂,妾逢百罹。

父母将我去,亲戚夺我志。

言云为我志,言云为我计长久,祇令增伤悲。

忆君垂诀,托我孤儿。我嗔君言,奈何见疑。

晨起作羹与糜,欲持饴阿谁?

嗟我不如黄鹄,将子与妇,至死相随飞。

我宁用生为,我宁用生为!众人何知,维馀天知。

(0)

奉题达兼善御史壁閒刘伯希所画古木图

远树含幽姿,近树亦古色。

水傍尝见画不得,乃在君家中堂之素壁。

青林寂寞行人窈,白涧微茫断烟隔。

入门萧萧云气生,落日便恐归禽争。

耳后飒爽寒风声,知君夜眠愁雨黑,留客昼坐宜秋清。

刘侯学李成,画手称独步。

时见作古松,盘屈百怪聚。

中林一株直且良,安得刘侯写其趣。

(0)

赠英上人

为爱吟诗懒坐禅,五湖归买钓鱼船。

他时如觅云踪迹,不是梅边即水边。

(0)

画龙歌

老墨糊天霹雳死,手擘明珠换眸子。

一潜渊泽久不跃,泥活风须色深紫。

虬髯老子家燕城,怒吹九龙无馀灯。

手提百尺阴山冰,连云涂作苍龙形。

槎牙爪角随风生,逆鳞射月干戈声。

人间仰视玩且听,参辰散落天人惊。

潇湘浮黛蛾眉轻,太行不让蓬莱青。

烈风倒雪银河倾,珊瑚盏阔堪不平。

吸来喷出东风迎,春色万国生龙庭。

七年旱绝尧生灵,九年涝涨舜不耕。

尔来化作为霖福,为吾大元山海足。

(0)

溪岩杂咏·其四

红日半衔山,柴门便掩关。

绿蒲眠蓐软,白木枕头弯。

松月来先照,溪云出未还。

迢迢清夜梦,不肯到人间。

(0)

十二月廿二日为重阳王真人诞辰是日立春在淞江长春道院瞻拜真人及七真像敬题薛一山丹房

寒尽东风破晓阴,真人遗像俨如临。

山中霞熟千年酝,海上莲开七朵金。

朔地兴王资化力,钧天朝帝动仙音。

私忻泉石膏肓久,终日凝神紫气深。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