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月廿二日为重阳王真人诞辰是日立春在淞江长春道院瞻拜真人及七真像敬题薛一山丹房》
《十二月廿二日为重阳王真人诞辰是日立春在淞江长春道院瞻拜真人及七真像敬题薛一山丹房》全文
元 / 王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寒尽东风破晓阴,真人遗像俨如临。

山中霞熟千年酝,海上莲开七朵金。

朔地兴王资化力,钧天朝帝动仙音。

私忻泉石膏肓久,终日凝神紫气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名为重阳王真人的崇敬之情,以及在淞江长春道院瞻拜其遗像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和神话元素的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首联“寒尽东风破晓阴,真人遗像俨如临”,以“寒尽”与“东风破晓阴”描绘出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新生与希望。而“真人遗像俨如临”则表达了对这位已逝却依然威严、神圣的真人的敬仰之情。

颔联“山中霞熟千年酝,海上莲开七朵金”,运用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来比喻真人的德行与智慧。山中的霞光象征着真人的道德光辉,历经千年的酝酿;海上的莲花则象征着真人的智慧与成就,七朵金莲可能寓意着七位真人的非凡之处。

颈联“朔地兴王资化力,钧天朝帝动仙音”,进一步将真人的形象与宇宙、神灵相联系,暗示真人的力量不仅在于人间,更超越了世俗,与天地神明相通。兴王与朝帝分别代表了人间与天界的尊贵地位,化力与仙音则体现了真人的影响力与超凡脱俗的境界。

尾联“私忻泉石膏肓久,终日凝神紫气深”,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真人的敬慕之情,以及在瞻拜过程中内心深处的感悟。泉石膏肓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喜爱或痴迷,而“终日凝神紫气深”则意味着诗人沉浸在对真人的崇敬与思考之中,仿佛能感受到一种深邃的、神秘的力量(紫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重阳王真人的崇高敬意,以及诗人对其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王逢
朝代:元   字:原吉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生辰:1319—1388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怀子仁师

寥寥尘迹远,禅外动闲思。

水国人归后,秋轩月白时。

鸣蛩藏坏壁,幽鸟立寒枝。

独坐谁相问,微吟镊病髭。

(0)

读毛诗

夫子删来三百章,箴规明白佐时王。

近来吟咏唯风月,谤木诗官事久亡。

(0)

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绝见嘲遂依韵和酬·其四

虚堂入夏讲残经,不击钟声击鼓声。

林下唯君问幽趣,纪阳仪式近方成。

(0)

布袋和尚赞三首·其三

一肩担荷非轻,是什么破落索。

虽然顾后瞻前,不知打失楼阁。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三六

罢拈金锡,七尺军前。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辜负春山啼杜鹃。

樊将军向补陀山上礼观音大士,不知不觉,在五台峨嵋见文殊普贤。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六十四

寒时寒杀,热时热杀。诸方普请寒暄。

双林寒时热杀,热时寒杀。

且非别换条贯,大士从来头戴冠。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