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语僧窗雪载涂,别来夏木又扶疏。
两牛鸣处地非远,万竹阴边吾所庐。
儿能窃听从忘簟,子盍徐行可当车。
莫讶南邻狂处士,掺挝倾坐一轩渠。
夜语僧窗雪载涂,别来夏木又扶疏。
两牛鸣处地非远,万竹阴边吾所庐。
儿能窃听从忘簟,子盍徐行可当车。
莫讶南邻狂处士,掺挝倾坐一轩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汪叔野的深情邀请与期待。首句“夜语僧窗雪载涂”,夜晚与僧侣交谈,窗外飘着雪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禅意的氛围。接着,“别来夏木又扶疏”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夏木茂盛,暗示着朋友分别后时光的变迁。
“两牛鸣处地非远,万竹阴边吾所庐”两句,通过对比两牛的鸣叫和万竹的阴凉,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相聚的渴望。
“儿能窃听从忘簟,子盍徐行可当车”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亲切与包容,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享受相聚的乐趣,甚至以儿童的笑声和竹林中的道路来比喻友情的深厚与宽广。
最后,“莫讶南邻狂处士,掺挝倾坐一轩渠”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虽为“狂处士”,但依然热情好客,愿意与朋友共享欢聚时刻,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哲学思考。
屈之如环放手直,声作金鸣质非铁。
利可断佞岂钝材,此辈无肝价难说。
侠髯不来革囊裂,电紫当眉影斜瞥。
便肯与我我亦辞,又恐无端唾壶缺。
我志虽寒血犹热,耳属于垣且缄舌。
慎加拂拭葆莹洁,终有人来与钩锲。
别刀去问西家沽,酒味而今都薄劣。
停鹤八景城,妙好阴陵君。
道貌难意求,绚耀天象驯。
禹馀授青箓,总治纲群真。
怜悯五浊世,递劫迁物民。
蟠桃经百熟,灵椿久为薪。
珊瑚无人搴,旁枝围可轮。
可惜三神山,终与海眼堙。
海眼有三山,大河漂萍根。
星榆凄以凋,月桂枯不芳。
惟有海田桑,千顷秋烟黄。
安期多子孙,业蚕未愁荒。
瓮茧五色丝,织绢成文章。
缫藉贡天帝,山龙缋为裳。
御之和如春,照之灼有光。
四极元云开,严冬无冰霜。
仪容冠玉婴,阳德被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