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任师中次韵》
《答任师中次韵》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闲里有深趣,常忧儿辈知。

已成归蜀计,谁借买山赀。

世事久已谢,故人犹见思。

平生不饮酒,对子敢论诗。

(0)
注释
闲里:空闲的时候。
深趣:深层的乐趣。
儿辈:孩子们。
知:理解。
已成:已经决定。
归蜀:返回四川。
计:计划。
借:借钱。
世事:世间的事情。
久已谢:早已改变。
故人:老朋友。
犹:仍然。
见思:想念。
平生:一生。
不饮酒:从不喝酒。
对子:对孩子。
敢论诗:敢于谈论诗歌。
翻译
在闲暇时隐藏着深层的乐趣,常常担心孩子们能理解。
我已经有了回归四川的计划,但谁能借我钱来买山呢?
世事变迁已久,老朋友仍然想念着我。
我一生都不喝酒,面对孩子却敢谈论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诗中“闲里有深趣,常忧儿辈知”表达了诗人在安逸的环境中寻找到内心的满足和乐趣,同时也担忧后代子孙是否能理解这种生活方式。“已成归蜀计,谁借买山赀”则透露出诗人对返回蜀地定居下来的打算,但又觉得无需他人帮助,便可自得其乐。

“世事久已谢,故人犹见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世事已经淡然视之,但对于旧友依然怀念。最后两句“平生不饮酒,对子敢论诗”则展示了诗人的个性,虽然不善饮酒,但在面对儿女时,却乐于谈论诗歌,传承文化。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崇尚自然与文化的高雅情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自洛之越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0)

十五夜抵建宁通都桥玩月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坐当林树看乌绕,望入银河与木连。

久欲乘槎问天上,几回津路渺无边。

(0)

归棹

烟水萦归思,孤帆绕岸回。

村虚木未脱,秋迥雁将来。

客梦几时罢,江花昨夜开。

匡山如习隐,先筑读书台。

(0)

清平乐.送述古赴南都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0)

渔家傲·其十六

别恨长长欢计短。疏钟促漏真堪怨。

此会此情都未半。星初转。鸾琴凤乐匆匆卷。

河鼓无言西北盼。香蛾有恨东南远。

脉脉横波珠泪满。归心乱。离肠便逐星桥断。

(0)

题西溪无相院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