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怀三首·其一》
《述怀三首·其一》全文
元 / 谭处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挫锐摧彊作善良,顿然心法两俱忘。

鼎中频起金刚焰,炉内常燃般若香。

玉蕊乍芳惟独采,蟠桃初熟与先尝。

莫言迢递华胥国,了了空虚路不长。

(0)
鉴赏

这首诗《述怀三首(其一)》由元代道士谭处端所作,充满了道家哲学的深邃与玄妙。诗中以“挫锐摧彊作善良”开篇,暗示了修炼之道在于去除内心的锋芒与强求,转而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善良。接着,“顿然心法两俱忘”则表达了在修炼过程中,心法合一,忘却自我,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鼎中频起金刚焰,炉内常燃般若香”两句,运用了炼丹术的意象,将修炼的过程比作炼丹,金刚焰象征着内在的精进与燃烧,般若香则是智慧的象征,强调了修炼中智慧与力量的双重提升。

“玉蕊乍芳惟独采,蟠桃初熟与先尝”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享受,玉蕊与蟠桃分别代表了高洁与长寿,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精神层面追求的满足感,即在修炼的过程中,能够独享精神上的美好与宁静。

最后,“莫言迢递华胥国,了了空虚路不长”则点明了修炼之路虽然漫长且充满挑战,但只要内心坚定,就能够穿越重重障碍,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这里“华胥国”是一个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彼岸世界,而“了了空虚路不长”则表明了即使道路遥远,只要目标明确,就能找到通往心灵深处的捷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修炼过程的描绘,展现了道家哲学中关于内心净化、智慧提升、精神追求以及最终实现心灵自由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谭处端

谭处端
朝代:元   字:通正   号:长真子   籍贯:东牟   生辰:1123—1185

—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初名玉,字伯玉,后改法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金大定年间师事王重阳,为全真道南无派创立者。传平昔好书龟蛇二字,奉道信士多收藏之。元世祖赠“长真水蕴德真人”,世称“长真真人”。著有《水云集》。
猜你喜欢

寄贾丈汉庭·其一

吴淞烟水隔伊人,几度西楼望月轮。

不信陇头无驿使,也应寄我一枝春。

(0)

九日石堂峪力疾登高适王兰谷遣使遗鲑菜江洲白衣遂复同之喜而有作

衰病经时成委顿,石堂九日强登临。

青山老变穷秋色,霜树寒深不贰心。

已忍平居常索莫,每逢佳节转沈吟。

长安满目亲知在,书札兰阳辱好音。

(0)

拟古三首·其二望马台

客行还下马,系马望马台。

落日照山店,肃肃秋风来。

解我腰中钱,酤女瓮底醅。

店中有小儿,洗盏还置杯。

脚踵傅黝漆,头上堆乱柴。

骨相初不恶,眉目生灰炱。

客前问儿年,主人频嗟欸。

村南指高楼,云是儿家遗。

爷娘一旦死,哥嫂今不訾。

饭牛且饲猪,不得容此儿。

草丝一何长,其下同根荄。

兄弟虽异身,其出同胞胎。

寄言生儿人,慎毋遗货财。

(0)

留宿梅子坞

云坞秋灯白,山深夜复深。

虚空开梦境,消息见天心。

零露攘攘下,阴虫细细吟。

百愁诚底物,悔被一生侵。

(0)

七益诗·其三石国学东村

靡靡平乐习,华侈相崇高。

幽兰芳意别,神剑精芒韬。

风烟扫遗迹,筑馆邻近郊。

微吟弄篇翰,绠汲古兴遥。

方沼延素月,虚亭会凉飙。

佳期肯云旷,胜引时招邀。

授餐联日夕,絷驹竭场苗。

顾予悲触藩,趑趄良告劳。

废瑟奏深堂,节应宫角调。

将无叶公好,坐使尘清标。

(0)

搆屋石塘峪漫成五首·其四

春水看龙变,秋风有鹤鸣。

虚怀依妙道,晚节慎平生。

坞仄从云卧,田荒费火耕。

凿坏犹赘事,自不系浮名。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