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三首·其二望马台》
《拟古三首·其二望马台》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古风

客行还下马,系马望马台。

落日照山店,肃肃秋风来。

解我腰中钱,酤女瓮底醅。

店中有小儿,洗盏还置杯。

脚踵傅黝漆,头上堆乱柴。

骨相初不恶,眉目生灰炱。

客前问儿年,主人频嗟欸。

村南指高楼,云是儿家遗。

爷娘一旦死,哥嫂今不訾。

饭牛且饲猪,不得容此儿。

草丝一何长,其下同根荄。

兄弟虽异身,其出同胞胎。

寄言生儿人,慎毋遗货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场景,通过一个典型的乡村故事,展现了社会底层人物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思考。

首句“客行还下马,系马望马台”,描绘了一个远方客人来到乡村,停驻在名为“马台”的地方的情景。马台可能是指供马休息的平台或标志,此处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旅途劳顿的客人对休息的渴望。

接着,“落日照山店,肃肃秋风来”两句,以夕阳西下、秋风吹拂的画面,渲染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为整个故事铺垫了背景。

“解我腰中钱,酤女瓮底醅”至“洗盏还置杯”,这一段描述了客人与当地村民的互动。他慷慨解囊,买酒款待店中的小孩,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同情。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

“脚踵傅黝漆,头上堆乱柴”至“其出同胞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小孩的外貌特征,以及他与兄嫂的处境。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生活的艰难,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家庭责任、亲情与命运的深思。

最后,“寄言生儿人,慎毋遗货财”一句,诗人以一种教诲的口吻,呼吁所有为人父母者,应当关注子女的精神成长而非仅仅物质财富的给予,体现了对教育理念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风貌,探讨了社会公正、家庭责任与个人命运等主题,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赠家将军

百战推猷壮,千秋贾勇馀。

白猿新授剑,黄石旧传书。

厩有乌孙马,门多鲁国裾。

只今烽火急,肯使老穰苴。

(0)

准提阁送澹师还山

浮生半百此生多,回首风尘觉梦过。

明月洲前曾指点,丹霞杖底唤蹉跎。

招携有意淩烟浪,扳陟何时上薜萝。

瓶钵悠然丝不挂,去来消息竟如何。

(0)

送区启图入京补官·其三

出门家计轻,此念尚难平。

四塞满烽火,中原无重兵。

闾阎添岁尽,泉石讳时清。

独有栖栖者,风霜万里行。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十一

松心柏誓理须坚,负妾何妨且负天。

不合嫁郎才大艳,香名争觅孝廉船。

(0)

古城驿

干戈不到处,风物渐谐心。

人聚百年室,树连十里阴。

儿童喧古道,耳目远秋砧。

太息北来客,聊为咷后吟。

(0)

旧斋葺成二首·其一

烟霞吾道在,丘壑一枝安。

暂用全身朴,惟存入世宽。

衣将缝薜荔,书且赋台兰。

好谢腾云侣,樵渔亦百端。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