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濛江天雨,遥遥湖水船。
谁施巨灵斧,擘此青数拳。
缥缈呈夏云,婵娟隔春烟。
虽乏卫公识,偏怀米生颠。
蹇予颇好奇,有癖在林泉。
肩舆度壑暝,孤榜逐溪缘。
品视剔苔藓,摩挲计雕镌。
遄归亦乘兴,卧游裁短篇。
濛濛江天雨,遥遥湖水船。
谁施巨灵斧,擘此青数拳。
缥缈呈夏云,婵娟隔春烟。
虽乏卫公识,偏怀米生颠。
蹇予颇好奇,有癖在林泉。
肩舆度壑暝,孤榜逐溪缘。
品视剔苔藓,摩挲计雕镌。
遄归亦乘兴,卧游裁短篇。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湖景的独特魅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幻与静美。首句“濛濛江天雨,遥遥湖水船”描绘了雨雾笼罩下的江天与远处的船只,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接着,“谁施巨灵斧,擘此青数拳”运用神话般的想象,将湖石比作被巨灵斧劈开的青色拳头,形象地展示了湖石的奇特形状。
“缥缈呈夏云,婵娟隔春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湖石在云烟中的飘渺姿态,仿佛是夏日云朵与春日烟雾中的精灵。诗人虽未直接评价湖石的价值,但通过“虽乏卫公识,偏怀米生颠”表达了对湖石独特美的欣赏,暗示其价值可能不为常人所识,却能触动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后半部分“蹇予颇好奇,有癖在林泉”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追求,即使在归途中,仍能从肩舆度壑、孤榜逐溪的景象中获得灵感,对沿途的苔藓、雕镌进行细致观察,并在归后创作短篇,记录下这份奇遇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与探索精神。
良辰美景底须来,苦恼如山正满怀。
蝉度清歌侑溪柳,花吹黄雪洒官槐。
新秋风物俱堪赏,久病心情自不佳。
说与儿童休乞巧,老夫守拙尚多乖。
田家不遣儿牧猪,老乌替作牧猪奴。
不羞卑冗颇得志,草根更与猪为戏。
一乌驱猪作觳觫,一乌骑猪作骐骥。
骑之不稳驱不前,坐看顽钝手无鞭。
人与马牛虽各样,一生同住乌衣巷。
叱声哑哑喙欲乾,猪竟不晓乌之言。
骑者不从驱者斗,争牛讼马傍无救。
猪亦自食仍自行,一任两乌双斗争。
不缘一童逐乌起,两乌顷刻斗至死。
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
席门未害车多辙,斗酒尚能诗百篇。
苍狗白衣俱昨梦,长庚孤月自青天。
故山松菊平安在,何日归欤解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