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其六》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其六》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泉南南浦是南溟,瘴雾熏人不用醒。

想对文书搔首罢,刺桐花下学兰亭。

(0)
翻译
泉南山南浦位于遥远的南边海域,那里的瘴气熏蒸着人们,仿佛让人无法清醒。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只能放弃阅读文书,选择在刺桐花盛开的地方学习,仿效古人兰亭集会的雅致。
注释
南溟:古代对南海的称呼,表示极远的南方海域。
瘴雾:热带雨林中因湿热而产生的有毒雾气。
文书:指公文或书信,这里代指日常事务。
刺桐花:一种观赏植物,象征着优雅和文化。
兰亭: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名篇,常用来指代文人雅集。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开篇“泉南南浦是南溟”一句,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水乡画面。"溟"字在这里指的是远处的水面,给人一种遥远和深邃的感觉。

接下来的“瘴雾熏人不用醒”则描绘了一种朦胧而柔和的景象,"瘴雾"通常指春天早晨的薄雾,这里的"熏人"意味着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惬意,以至于不愿从这种恍惚如梦的状态中醒来。

第三句“想对文书搔首罢”显示诗人此刻的心境,似乎是在沉思,或是回忆着往事。"搔首"在这里表现了诗人的某种情绪,是一种手势,也许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动作。

最后一句“刺桐花下学兰亭”则透露出诗人对古典文化的追崇和向往。“刺桐花”是指用桐叶来刺绣,寓意精细而不易;"学兰亭"则是直接提及了历史上著名的兰亭序,是文人们品鉴书法、交流文学的地方。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那种高雅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出一种恬淡自若又不失雅致的情怀,以及诗人对于自然美景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挂剑台

挂剑浑无迹,荒台自古今。

即看原上草,想见古人心。

(0)

狮子峰

狰狞高踞镇龙泉,护法西来不计年。

三乘参时醒也未,一声长唤应幡然。

(0)

五佛顶

石关祇许侧身上,佛顶直堪引手扪。

已使群峰来脚下,从前艰步不须论。

(0)

秋风八章留别·其七

竹简虫文绣作堆,壁书争献冢书开。

久知礼乐河间备,不数相如作赋才。

(0)

秋风八章留别·其五

黄柑飞舸出江干,碧映玻璃七宝盘。

中使雪中颁御赐,一时分饱玉浆寒。

(0)

过长安古寺次波村韵

琉璃开净域,孤磬窅然清。

不染虚空色,君听起灭声。

妙明无二法,彼佛即群生。

谁證风尘底,逍遥出世情。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