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昌平县,实惟刘子乡。
当时直言策,至今有耿光。
功名真琐琐,气节横八荒。
斯人宁复见,阅世徒慨慷。
奉祠表谏议,化俗崇贤良。
贼臣偶同里,遗臭亦难忘。
严程惧稽缓,古迹嗟莫详。
挥鞭事前迈,居庸翠苍苍。
经过昌平县,实惟刘子乡。
当时直言策,至今有耿光。
功名真琐琐,气节横八荒。
斯人宁复见,阅世徒慨慷。
奉祠表谏议,化俗崇贤良。
贼臣偶同里,遗臭亦难忘。
严程惧稽缓,古迹嗟莫详。
挥鞭事前迈,居庸翠苍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以及对古代遗迹的探访。首句“经过昌平县,实惟刘子乡”,点明地点,引出对刘子的怀念。接着“当时直言策,至今有耿光”赞颂刘子的直言进谏,其精神光芒至今仍闪耀。诗人感叹“功名真琐琐,气节横八荒”,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高尚的气节,而非世俗的功名。随后“斯人宁复见,阅世徒慨慷”表达了对已逝英雄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奉祠表谏议,化俗崇贤良”赞扬刘子在道德教化方面的贡献。紧接着“贼臣偶同里,遗臭亦难忘”对比了刘子与奸佞之臣,强调了正直与邪恶的鲜明对立。最后“严程惧稽缓,古迹嗟莫详”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忧虑和对历史遗迹保护不足的遗憾。全诗以“挥鞭事前迈,居庸翠苍苍”结束,展现了诗人前行的决心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暗示着对历史的追寻与思考并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