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意青云客,飘然过草堂。
龙门留问字,凤阁待含香。
万树长杨外,千花太液傍。
何人年弱冠,议礼动明堂。
岂意青云客,飘然过草堂。
龙门留问字,凤阁待含香。
万树长杨外,千花太液傍。
何人年弱冠,议礼动明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青云之士拜访草堂主人的情景,充满了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首句“岂意青云客,飘然过草堂”以“青云客”比喻来访者身份不凡,其行踪飘逸,令人意外。接着“龙门留问字,凤阁待含香”两句,运用了“龙门”和“凤阁”的典故,分别象征学问的高深和官场的显赫,表达了来访者不仅在学问上有深厚造诣,也具备了步入高位的潜力。
“万树长杨外,千花太液傍”描绘了草堂周围的自然美景,以“万树”、“千花”、“长杨”、“太液”等意象,展现了环境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草堂主人生活的雅致与宁静。最后,“何人年弱冠,议礼动明堂”则通过提问的方式,赞美了来访者的年轻而富有远见,能够在礼仪制度的讨论中产生深远的影响,预示着其未来的成就与影响力。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青云之士与草堂主人之间交流场景的描绘,既展现了人物的非凡气质与才华,也体现了对知识、智慧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玉纤忙。冰弦转,韵悲凉。启皓齿、缓吐清商。
嵯峨凝碧,怕一声、高翥被云妨。
群喧自定,更何须、贺老登场。
月裴佪,花掩映,匀粉泽,淡衣裳。倚修竹、浅露梅妆。
寸心多感,惹相思、仍似旧清狂。
怅然归去,忍重吟、新绿池塘。
桃李妆成春半。烟景条风弄妍暖。
频倚疏栊,浅注黛墨,细与传神冰茧。
旧迹追寻,曾约萧郎恣游衍。
试描他、蜂蝶轻盈,暗许两情款。稀见。似此闺中彦。
想翛然、御缟衣轻倩。
闲谱风诗,雅郑继响,并列南华同观。
就论丹青,珍比琼瑶古今罕。
笑婪尾、芍药开时,更把遗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