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白云含,晴光上郁蓝。
为霖今塞北,挟雾旧东南。
石上凝苍霭,峰头杂翠岚。
万方膏雨洽,出岫讵空谈。
古树白云含,晴光上郁蓝。
为霖今塞北,挟雾旧东南。
石上凝苍霭,峰头杂翠岚。
万方膏雨洽,出岫讵空谈。
这首诗描绘了白云缭绕的古树与晴朗天空中郁蓝的景象,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相结合。首句“古树白云含”以“含”字生动地展现了白云围绕古树的场景,赋予画面以动态感。接着,“晴光上郁蓝”一句,通过“晴光”与“郁蓝”的对比,营造出明亮与深邃交织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为霖今塞北,挟雾旧东南”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当前的雨水比喻为“霖”,表达了对雨水滋润大地的赞美;同时,通过“挟雾”描述过去东南地区的湿润气候,既体现了地域特色,又暗示了时间的流转。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石上凝苍霭,峰头杂翠岚”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凝”和“杂”两个动词,分别表现了石上云雾的静止状态和山峰间云雾的交融,使得画面更加立体且富有层次感。
最后,“万方膏雨洽,出岫讵空谈”两句,以“万方膏雨洽”概括了雨水遍洒大地,滋养万物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而“出岫讵空谈”则借用了“出岫”这一典故,表达了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意义的思考,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时间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