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惠泉山房作》
《惠泉山房作》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惠泉惠麓东,冰洞喷乳窦。

江南称第二,盛名实能副。

流为方圆池,一例石栏甃。

圆甘而方劣,此理殊难究。

对泉三间屋,朴斲称雅搆。

竹炉就近烹,空诸六根囿。

想像肥遁人,流枕而石漱。

乃宜此岩阿,宁知外物诱。

亭台今颇多,缀景如错绣。

信美乐不存,去去庶绩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惠泉山房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人以“惠泉惠麓东,冰洞喷乳窦”开篇,描绘了惠泉山房所处的地理环境,冰洞中泉水涌出,如同乳汁般清澈甘甜,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观。接着,“江南称第二,盛名实能副”,赞美了这里的美景与名声相得益彰,引人入胜。

随后,诗人详细描述了惠泉山房的建筑布局:“流为方圆池,一例石栏甃。圆甘而方劣,此理殊难究。”方形的池塘与圆形的池塘并列,周围用石栏围砌,形成对比,富有韵律感。诗人对池塘形状的描述,也暗含了对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思考。

“对泉三间屋,朴斲称雅搆。竹炉就近烹,空诸六根囿。”这里提到的三间屋,紧邻泉水,竹炉烹茶,营造出一种简朴而高雅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空诸六根囿”的描述,表达了在茶香与自然之中,心灵得以净化,远离尘嚣的意境。

接下来,“想像肥遁人,流枕而石漱。”诗人联想到古代隐士,想象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枕流漱石,过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乃宜此岩阿,宁知外物诱。亭台今颇多,缀景如错绣。信美乐不存,去去庶绩懋。”诗人感慨,这样的美景与宁静的生活,是如此美好,却难以长久地保持内心的快乐。尽管周围亭台楼阁众多,装饰得如同锦绣一般美丽,但真正的快乐与满足,却难以寻觅。诗人以此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惠泉山房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八公操二首·其二

淮山苍苍淮水黄,桂树丛生山之阳。

丹砂成金寿命长,身骑飞龙恣翱翔。

千秋万古乐未央。

(0)

去妇词三首·其一

出户心悄悄,中情向谁道。

吞声不敢啼,又恐傍人笑。

妾有嫁时镜,请郎留自照。

镜里见新人,还思旧人貌。

(0)

迎客曲

陈绮席,进华觞,主人临轩客上堂。

绮席陈,瑶觞进,清歌缓舞情无尽。

(0)

估客乐

今日采石酒,明日广陵花。

大帆随处泊,终岁不思家。

(0)

送人之京

我本林下人,偶与故人别。

今旦出门去,山明鸟声悦。

江花已变春,野树犹含雪。

伫立送飞鸿,依依望丹阙。

(0)

题徐子明雅淡轩

萧然一室仅环堵,柏子销时日过午。

古琴抚罢风满帘,深杯邀得月当户。

往来问卜无白丁,过从谈论皆鸿生。

俗态已忘世虑息,雅淡中含太古情。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