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宿山中分题诗四首·其二分得布被》
《秋夜宿山中分题诗四首·其二分得布被》全文
明 / 郑文康   形式: 古风  押[卦]韵

木棉非茧丝,粗厚亦难坏。

裁成七尺被,一幅三缝界。

公孙富饰诈,老衲贫忍卖。

垢汲涧泉浣,晴挂松树晒。

时或礼如来,横铺共膜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件手工制作的木棉布被的细致观察与情感寄托。诗人通过描述布被的材质、裁剪、装饰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细节,展现了对生活实用品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首先,诗人提到木棉并非蚕茧之丝,质地虽粗厚却不易损坏,这体现了对材料自然特性的认知和对实用价值的重视。接着,描述了将布料裁剪成七尺长的被子,并用三道线缝合,这一过程既展示了手工艺人的技艺,也体现了对生活必需品的精心制作。

“公孙富饰诈”一句,可能暗指社会上某些人追求表面华丽而忽视实际功能的行为,与诗人所推崇的朴实无华形成对比。而“老衲贫忍卖”则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简朴的尊重,以及对贫困者坚韧生存状态的同情。

“垢汲涧泉浣,晴挂松树晒”描绘了布被在日常使用后的清洗与晾干过程,强调了其耐用性和易于维护的特点。同时,选择在阳光下晾晒,不仅有助于衣物的干燥,也象征着生活的光明与希望。

最后,“时或礼如来,横铺共膜拜”一句,巧妙地将宗教信仰融入日常生活,表现了人们在忙碌之余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敬畏,同时也体现了布被作为生活用品与宗教仪式之间微妙的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件普通布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实用品的审美情趣,以及对自然、宗教与日常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郑文康
朝代:明   字:时乂   号:介庵   籍贯:苏州府昆山   生辰:1413—1465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猜你喜欢

贺新郎·风雨连朝夕

风雨连朝夕。
最惊心、春光蜿晚,又过寒食。
落尽一番新桃李,芳草南园似积。
但燕子、归来幽寂。
况是单栖饶惆怅,尽无聊、有梦寒犹力。
春意远,恨虚掷。
东君自是人间客。
暂时来、匆匆却去,为谁留得。
走马插花当年事,池畹空余旧迹。
奈老去、流光堪惜。
杳隔天涯人千里,念无凭、寄此长相忆。
回首处,暮云碧。

(0)

眼儿媚·小溪微月淡无痕

小溪微月淡无痕。
残雪拥孤村。
攀条弄蕊,春愁相值,寂默无言。
忍寒宜主何人见,应怯过黄昏。
朝阳梦断,熏残沈水,谁为招魂。

(0)

薄幸·柳桥南畔

柳桥南畔。
驻骢马、寻春几遍。
自见了、生尘罗袜,尔许娇波流盼。
为感郎、松柏深心,西陵已约平生愿。
记别袖频招,斜门相送,小立钗横鬓乱。
恨暗写、如蚕纸,空目断、高城人远。
奈当时消息,黄姑织女,又成王谢堂前燕。
托琴心怨。
怕娇云弱雨,东风蓦地轻吹散。
伤春病也,狼藉飞花满院。

(0)

画堂春·华灯收尽雪初残

华灯收尽雪初残。
踏青还尔游盘。
落梅强半已飞翻。
划地春寒。
多病故人日远,几时双燕来还。
可怜楼上一凭栏。
不见长安。

(0)

减字木兰花·使君情素

使君情素。
念我明朝行县去。
一醉相留。
和气欢声到小楼。
暂时南北。
莫唱渭城朝雨曲。
此去农郊。
收拾童儿五衤夸谣。

(0)

秋蕊香·荡暖花风满路

荡暖花风满路。
织翠柳阴和雾。
曲池斗草旧游处。
忆试春衫白苎。
暗惊节意朱弦柱。
送春去。
晓来一阵扫花雨。
惆怅蔷薇在否。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