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旱土不膏,爱此春夜雨。
四郊农事兴,老稚迭歌舞。
相呼长沮耕,分喜樊迟圃。
丰年已在目,亭障静桴鼓。
我归未有期,一官寄仓庾。
幸复宽简书,不敢恨羁旅。
冬旱土不膏,爱此春夜雨。
四郊农事兴,老稚迭歌舞。
相呼长沮耕,分喜樊迟圃。
丰年已在目,亭障静桴鼓。
我归未有期,一官寄仓庾。
幸复宽简书,不敢恨羁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久旱后迎来的一场及时雨,诗人以农民的视角表达了对春雨的热爱和喜悦。首句“冬旱土不膏”点出干旱的背景,而春雨的到来犹如甘霖,使得“四郊农事兴”,农民们欢欣鼓舞,老少皆欢歌载舞。诗人以“长沮耕”和“樊迟圃”两个典故,形象地展现了农民们在雨后忙碌耕作的场景,充满生机与希望。
“丰年已在目”预示着丰收在望,连边疆的防御设施也因丰收的期待而显得宁静,不再需要频繁的警戒。“我归未有期”则流露出诗人自己无法立即回归田园的遗憾,他暂时担任的官职使他滞留于仓廪管理之中。然而,他对上级的宽厚和简政表示感激,尽管身在旅途,心中并无过多怨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春雨对农事的积极影响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心,体现了陆游关注现实、体恤民情的诗风。
我昔京口居,屡为南山游。
古寺满修竹,平田漫清流。
四升崇邱望,培塿见五州。
人生如艺田,要待岁晚收。
内惧寡道力,眇然念前修。
六合不为狭,五亩亦为谋。
何妨傍城邑,心远地自悠。
漕水应潮涨,堂下可遭周。
叶落固有馀,柿栗不外求。
生理如此足,岂谢岩谷幽。
奈何不勇决,一毫辄绊留。
余性本拙戆,涉世易悔尤。
微官如涕唾,容易思罢休。
三龙亦驰骋,诗好意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