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三閒松下屋,更无长物累中心。
难忘独有南风操,时到溪山一鼓琴。
见说三閒松下屋,更无长物累中心。
难忘独有南风操,时到溪山一鼓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画面。"见说三閒松下屋",诗人听说有一座位于松林下的小屋,生活简朴,只有"三閒",即无多余之物,让人感受到主人的清贫与心境的闲适。"更无长物累中心"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物质的境界,心灵不受俗世牵绊,自由自在。
"难忘独有南风操",这里的"南风操"可能指的是《南风歌》,表达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对淳朴生活的怀念。诗人难忘的不仅是那里的环境,更是那份与自然共处的悠然心境。"时到溪山一鼓琴"则描绘出诗人想象中在溪山之间弹奏古琴的情景,展现出一种隐逸高雅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通过写景和叙事,传达出诗人对简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倦眼东风谁主,故国江南,飞花寒食。
何人愁苦,千里暮云空碧。
当时燕子,可堪重诉,社鼓沉沉,黄昏历历。
最是芳情怕遣,梦里残鹃,无语还似相惜。
便有平居旧意,未灰绛蜡犹泪滴。
强饮佳辰酒,奈都来不是,年少踪迹。
山河多时,忽觉闭关人寂。
堕履题门,何处访、更同携欢适。
那回且住,仍念归未得。
栖苦梦华,楚香浣、去尘无迹。
对雪户灯窗,清映素怀向夕。
玉梅数点,漫唤起、花间吟笛。
想旧时月在,到此依稀能忆。
绣笔闲来,花虫欲语,永夜愁寂。
更风景山河,经眼尽堪泪滴。
白头吟望,渺然京国,年少时、相念几多怜惜。
赏月西楼,中秋又近,凤箫何许。如烟断语。
壁闲看、旧题句。
庭阴都为花疏减,更何况、尊前俊侣。
正烛房泪冷,筝床尘暗,怎论心素。愁贮。浑无绪。
但绣叶衣罗,暮凉重诉。阑干自碧,彩鸳飞过前浦。
黄垆谁料伤心话,剩漂荡、游情最苦。
漫回首、谢了闲莺燕,教向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