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眼东风谁主,故国江南,飞花寒食。
何人愁苦,千里暮云空碧。
当时燕子,可堪重诉,社鼓沉沉,黄昏历历。
最是芳情怕遣,梦里残鹃,无语还似相惜。
便有平居旧意,未灰绛蜡犹泪滴。
强饮佳辰酒,奈都来不是,年少踪迹。
山河多时,忽觉闭关人寂。
堕履题门,何处访、更同携欢适。
那回且住,仍念归未得。
倦眼东风谁主,故国江南,飞花寒食。
何人愁苦,千里暮云空碧。
当时燕子,可堪重诉,社鼓沉沉,黄昏历历。
最是芳情怕遣,梦里残鹃,无语还似相惜。
便有平居旧意,未灰绛蜡犹泪滴。
强饮佳辰酒,奈都来不是,年少踪迹。
山河多时,忽觉闭关人寂。
堕履题门,何处访、更同携欢适。
那回且住,仍念归未得。
这首《丹凤吟·丁卯寒食,江南人来,凄然望远》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词中以寒食节为背景,描绘了词人面对江南来客,内心充满思乡之情和愁苦。"倦眼东风"开篇,形象地写出词人因思念而眼神疲惫,东风象征着春天,却也带给他无尽的乡愁。"飞花寒食"点明时节,暗示了词人的离别之苦。
"何人愁苦,千里暮云空碧"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孤独与哀愁,千里之外的暮云空碧,如同词人心中的愁绪,无边无际。燕子曾是故园的象征,但此刻它们只能引发词人的追忆和无法言说的悲凉,"燕子重诉"与"社鼓沉沉"形成对比,加深了词境的凄凉。
"梦里残鹃,无语还似相惜"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连梦境中的杜鹃鸟也仿佛在无声地表达同情。"平居旧意"虽存,但岁月已逝,"绛蜡犹泪滴"则以蜡烛流泪比喻词人内心的哀伤。佳节饮酒,反而勾起他对往昔青春岁月的追忆,感叹如今的落寞。
"山河多时,忽觉闭关人寂"揭示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身处异乡的孤寂。最后,词人想象着如果能再次相聚,希望能一同寻欢,但又担心此愿难偿,因为"归未得"的遗憾始终萦绕心头。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故国江南的深深怀念和生活变迁的感慨。
晨登江上楼,周览竟遐目。
江天渺无际,清致如可匊。
初日明远峰,微烟消广麓。
平波净如镜,群象印寒渌。
浦溆集帆樯,长空来鹳鹜。
凉风天末起,散入檐前竹。
旷然适野情,谁能念幽独。
手把离骚经,閒倚阑干读。
灵均邈千载,遗音谅难续。
沧浪在何处,思以濯吾足。
田家翁媪颇自适,翁解耕耘妇能织。
官中租赋无稽违,所养牛羊亦蕃息。
岁时力作不徒劳,桑柘满园禾黍高。
皆因勤俭百事足,老身不复愁逋逃。
儿女长成毕婚嫁,祇在东邻与西舍。
瓮头时复有新篘,亲戚团栾乐情话。
神前祭赛宜礼腴,家中衣饭随精粗。
县吏下乡鸡犬尽,但愿官府无追呼。
山房夜坐无众喧,隐几而卧方澹然。
忽梦有人来我前,从容为我挥五弦。
琴声一一皆清圆,如听广乐于钧天。
曲终倏尔升云軿,亦有笙鹤相后先。
未知重会在何年,临风别恨空绵绵。
觉来竟亦何有焉,唯闻漏鼓声咽咽。
因识死生同寤寐,荣枯得失皆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