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绕荒蹊密,枝撑古屋横。
云飞宾雁急,水泛浴凫轻。
地迥无人迹,山空伐木声。
庞公禅窟内,拄杖日閒行。
缭绕荒蹊密,枝撑古屋横。
云飞宾雁急,水泛浴凫轻。
地迥无人迹,山空伐木声。
庞公禅窟内,拄杖日閒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自然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漫步于荒僻小径的感受娓娓道来。"缭绕荒蹊密,枝撑古屋横",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幽深、古老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荒芜的小径缠绕着茂密的植被,枝条仿佛支撑起古老的屋舍横跨其间,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接着,"云飞宾雁急,水泛浴凫轻",诗人通过动态的云与雁,以及静态的水与凫鸟,展现了自然界中动静结合的和谐之美。宾雁急飞,显示出天空的辽阔与雁群的匆忙;而水面上轻轻泛起的凫鸟,则是平静与生机的象征,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又相得益彰。
"地迥无人迹,山空伐木声",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孤寂与静谧。在远离人烟的地方,只有偶尔传来的伐木声打破这份宁静,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衬托出四周的空旷与荒凉。
最后,"庞公禅窟内,拄杖日閒行",诗人将思绪引向历史人物庞公的隐居之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庞公的禅窟内,诗人或许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每日悠闲地行走,似乎在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正春晴,又春冷,云低欲落。
琼苞未剖,早是东风作恶。
旋安排、一双银蒜镇罗幕。幽壑。
水生漪,皱嫩绿、潜鳞初跃。
愔愔门巷,桃树红才约略。
知甚时,霁华烘破青青萼。忆昨。
□□□□,引蝶花边,近来重见,身学垂杨瘦削。
问小翠眉山,为谁攒却。
斜阳院宇,任蛛丝罥遍,玉筝弦索。
户外惟闻,放剪刀声,深在妆阁。
料想裁缝,白苎春衫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