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雅.鸿雁之什.鸿雁》
《小雅.鸿雁之什.鸿雁》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0)
注释
鸿雁:水鸟名,即大雁;或谓大者叫鸿,小者叫雁。
于:语助词。
肃肃:鸟飞时扇动翅膀的声音。
之子:那人,指服劳役的人。
征:远行。
劬劳:勤劳辛苦。
爰:语助词。
矜人:穷苦的人。
鳏:老而无妻者。
寡:老而无夫者。
集:停。
中泽:即泽中。
于垣:筑墙。
堵:长、高各一丈的墙叫一堵。
作:筑起。
究:终。
宅:居住。
嗷嗷:鸿雁的哀鸣声。
哲人:通情达理的人。
宣骄:骄奢。
翻译
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鉴赏

这首《鸿雁》出自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属于“小雅”篇章。这是一首描写劳动人民生活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鸿雁(大雁)飞行与聚集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劳碌民众和知识分子之间差异的深刻感悟。

诗中的“鸿雁于飞,肃肃其羽”,描绘出大雁飞翔时羽毛整齐的壮观景象。接下来的“之子于征,劬劳于野”则转向人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情形,展现了古代农民的艰苦生活。这里的“之子”,意指劳动的人们。

通过鸿雁的飞行与聚集,诗人表达了对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如“鸿雁于飞,集于中泽”所示。然而,“之子于垣,百堵皆作”,则是说人们在田间辛勤劳作,不仅体现出他们的艰苦,也暗含着对劳动成果的期盼。

最后两句“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诗人通过鸿雁的悲鸣声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诗人自认为是“哲人”,即有智慧的人,他们理解诗人的辛勤与劳碌;而“愚人”则是那些不理解诗人情怀,只看到表面现象,误以为诗人生活奢侈放纵的无知之徒。

整首诗通过对比鸿雁和劳动人民的境况,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阶层、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之间认知差异的深沉感慨。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越一月复以宪檄按死事于抚之溪暑中望疏山不得往归宿永兴寺拜象山先生墓而后行兼旬得诗如前之数可发一笑为后山行云.七夕

偃仰当日谩能工,刻楮何如造化功。

乞巧从渠儿女道,自书拙赋上屏风。

(0)

苍玉洞分韵得浅字

霜林无留红,石气寒剪剪。

春风何时来,玉树破花茧。

聊持一樽酒,陟此云外巘。

流香入诗脾,汲影漱清浅。

(0)

有感戏隐括曹景宗语

少年快马如游龙,鼻尖出火耳生风。

柘弓放箭饿鸱叫,数肋射獐平泽中。

渴饥食肉饮血乳,甜如天厨荐甘露。

谁能扬州称贵人,闭置车中作新妇。

(0)

和咏飞春蔬·其二

社日何曾梦蹴蔬,遁翁波及实君馀。

菜根牢咬真吾事,明义从知合舍鱼。

(0)

元日寓越之三江

客里元正最可怜,就他香案礼苍天。

懒拈蓍草占新岁,频对菱花忆去年。

仅有邸翁分席拜,不如野老着衣鲜。

百年草草浑如此,且醉残梅了目前。

(0)

山中吟七首·其五

山花开满枝,山鸟啼无时。

君胡欲弃此,自取尘污为。

山猿齧君屦,山鹿衔君衣。

挽君君不留,去去终何归。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