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事私忧总不论,每于楼上到黄昏。
江城日暮须吹角,野寺僧归自掩门。
秋晚山川多草木,年丰场圃足鸡㹠。
人生几有渊明乐,稚子迎门酒满樽。
官事私忧总不论,每于楼上到黄昏。
江城日暮须吹角,野寺僧归自掩门。
秋晚山川多草木,年丰场圃足鸡㹠。
人生几有渊明乐,稚子迎门酒满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在官职之余,更多地沉浸于私人的忧虑和情感,而不是公务上的纷争。在楼上,诗人目睹着黄昏时分,这是一个时间节点,也是心境转换的瞬间。
"江城日暮须吹角"一句,透露出边塞之地的苍凉与警觉。古代边关常有吹角报更的习惯,因此这不仅是对黄昏时分的描绘,也暗示着时间流逝和边疆生活的严肃。
接下来的"野寺僧归自掩门"则展现了一个更加宁静的画面。僧人在日落之后回归庙宇,关上寺门,这个动作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描绘,也映射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状态。
"秋晚山川多草木"一句,则将画面拉回到更广阔的自然景观。秋天的山川因草木繁盛而显得特别葱郁,这是对丰收季节的一种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年丰场圃足鸡犬"接着这一意境,进一步强调了农业社会中丰收带来的喜悦和满足。鸡犬成群,代表着农家生活的繁荣与安宁。
最后两句"人生几有渊明乐,稚子迎门酒满樽"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感慨和祝愿。渊明乐,是指深远而清澈的快乐,这里的"几有"表达了对这样美好时光难得的感叹。而稚子(小孩子)迎门,酒满樽,则是家中团聚、欢庆丰收的一种温馨场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平和、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美好时光的珍惜。
蔽芾甘棠树,秀色苍翠蓊。
召伯千载馀,声名山岳耸。
煌煌我张公,端能绍芳踵。
许身拟稷契,学道尊周孔。
饱蕴经纶才,夙抱义理勇。
文如凤九苞,智若龟五总。
于焉奠南服,谭笑拨繁冗。
恩敷民物安,威振蛟鳄恐。
归朝赞元化,宗社磐石巩。
吾皇乐无为,恭己但垂拱。
勋庸照麒麟,奕叶承天宠。
汉阳郁金扑鼻香,飘飘一叶泛残阳。
大盆贮景随兰桨,小勺分春上羽觞。
兴入齐州欣白叟,手持阿堵付黄郎。
叮咛鄂渚黄楼胜,信宿还须远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