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点排当北斗,亿千年耸印南溟。
懒旋杓尾随旬朔,休讶魁头省六星。
月夜寒光常落落,霜天秀色自青青。
文昌星照珠崖郡,近在东南第几亭。
三四点排当北斗,亿千年耸印南溟。
懒旋杓尾随旬朔,休讶魁头省六星。
月夜寒光常落落,霜天秀色自青青。
文昌星照珠崖郡,近在东南第几亭。
这首诗描绘了五指山的雄伟壮观与四季变换中的自然之美。诗人以北斗为参照,将五指山置于亿年历史的长河之中,强调其耸立于南溟之上的巍峨。通过“懒旋杓尾”和“休讶魁头省六星”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山体的稳定与恒久。月夜与霜天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山色在不同季节下的变化,既有“寒光常落落”的冷峻,也有“秀色自青青”的清新。最后,将文昌星与珠崖郡联系起来,暗示着五指山与文化、信仰的深厚关联,将其置于东南的特定地理坐标中,增添了人文色彩。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时间和空间、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