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蹊曲曲上乔岑,风物疏疏接远林。
携妓笑无安石乐,爱山喜似晋公心。
步寻翠石伤荆玉,行接幽岩望傅霖。
别去几时重会此,欲君无避酒船深。
路蹊曲曲上乔岑,风物疏疏接远林。
携妓笑无安石乐,爱山喜似晋公心。
步寻翠石伤荆玉,行接幽岩望傅霖。
别去几时重会此,欲君无避酒船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独山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风物之美和与友人的欢愉之情。
首句“路蹊曲曲上乔岑”,以曲折蜿蜒的小径引出登山的过程,乔岑则暗示了山之高峻,营造出一种攀登的艰难感。接着,“风物疏疏接远林”描绘了山间清风拂面,稀疏的景致与远处的树林相连,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开阔的自然风光。
“携妓笑无安石乐,爱山喜似晋公心。”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玩的愉悦心情,与东晋名士谢安的游乐相比,更显轻松自在;同时,对山的喜爱如同唐代宰相裴度(字晋公)一般,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步寻翠石伤荆玉,行接幽岩望傅霖。”这里通过“翠石”、“幽岩”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景色的秀美与神秘,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之情。“伤荆玉”可能是指对美好事物的惋惜或怀念,而“望傅霖”则可能是期待着雨后的清新景象。
最后,“别去几时重会此,欲君无避酒船深。”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希望下次相聚时能尽情畅饮,不避酒兴,充分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用典,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游玩的快乐时光,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诗意的美感。
三蜀澄清郡政闲,登楼携酌日跻攀。
顿觉胸怀无俗事,回看掌握是人寰。
滩声曲折涪州水,云影低衔富乐山。
行雁南飞似乡信,忽然西笑向秦关。
雨洗清明万象鲜,满城车马簇红筵。
恩荣虽得陪高会,科禁惟忧犯列仙。
当醉不知开火日,正贫那似看花年。
纵来恐被青娥笑,未纳春风一宴钱。
所禀有巧拙,不可改者性。
所赋有厚薄,不可移者命。
我性愚且惷,我命薄且屯。
问我何以知,所知良有因。
亦曾举两足,学人蹋红尘。
从兹知性拙,不解转如轮。
亦曾奋六翮,高飞到青云。
从兹知命薄,摧落不逡巡。
慕贵而厌贱,乐富而恶贫。
同此天地间,我岂异于人。
性命苟如此,反则成苦辛。
以此自安分,虽穷每欣欣。
葺茅为我庐,编蓬为我门。
缝布作袍被,种谷充盘飧。
静读古人书,闲钓清渭滨。
优哉复游哉,聊以终吾身。
悄悄复悄悄,城隅隐林杪。
山郭灯火稀,峡天星汉少。
年光东流水,生计南枝鸟。
月没江沈沈,西楼殊未晓。
嗟予未丧,哀此孤生。屏居蓝田,薄地躬耕。
岁晏输税,以奉粢盛。晨往东皋,草露未晞。
暮看烟火,负担来归。我闻有客,足埽荆扉。
箪食伊何,副瓜抓枣。仰厕群贤,皤然一老。
愧无莞簟,班荆席藁。汎汎登陂,折彼荷花。
静观素鲔,俯映白沙。山鸟群飞,日隐轻霞。
登车上马,倏忽云散。雀噪荒村,鸡鸣空馆。
还复幽独,重欷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