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阎静斋徐容斋二学士》
《寄阎静斋徐容斋二学士》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古风

斯人宗工国司命,容斋有容静斋静。

海涵岳峙俱伟人,心同道同不同姓。

向来先后持玉节,共仰福星在吴分。

一公归领集仙班,一公继登六鳌禁。

大名本是宰相职,高搴书帷地步峻。

导密亦是翰林长,快埽槐厅消息紧。

天教两翁转鸿钧,赤子到头合苏醒。

东南秀士颇不乏,当年著意极搜引。

而今造化况在手,想见姓名犹见省。

石生已起有温生,我爱莫助德怲怲。

苦为百草忧春雨,坐待风霜发苕颖。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牟巘所作,名为《寄阎静斋徐容斋二学士》。诗人以“斯人宗工国司命”开篇,赞美了阎静斋和徐容斋两位学士的卓越才能与高尚品德,将他们比作能够主宰国家命运的大师。接着,诗人通过“容斋有容静斋静”、“海涵岳峙俱伟人”等诗句,进一步描绘了两位学士的内敛与外在的伟岸形象。

诗中提到两人曾先后担任重要职务,如“持玉节”、“共仰福星在吴分”,显示了他们在政务上的影响力。随后,“一公归领集仙班,一公继登六鳌禁”则暗示了他们的仕途成就,分别达到了朝廷的高层。

“大名本是宰相职,高搴书帷地步峻”表达了对两位学士作为高级官员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强调了他们在学问上的深厚造诣。“导密亦是翰林长,快埽槐厅消息紧”则进一步展现了他们在文坛的地位与影响力。

最后,“天教两翁转鸿钧,赤子到头合苏醒”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学士能引领社会变革、使民众觉醒的期待与赞赏。同时,诗人也提到了两位学士对后辈的提携与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以及对自然界的关怀,如“而今造化况在手,想见姓名犹见省”、“苦为百草忧春雨,坐待风霜发苕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阎静斋和徐容斋两位学士的赞美,不仅体现了对他们的个人才华与道德品质的高度评价,也表达了对知识、教育以及社会进步的深切关注。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颂·其二

观此色身中,心王般若空。

圣智安居处,凡夫路不同。

出入无门户,观寻不见踪。

大体宽无际,小心尘不容。

欲得登彼岸,高张智慧篷。

(0)

灵草歌三十九首·其九金风草

子黑根白花叶青,仙家惜似掌中珍。

真汞煮作硬砂子,白体成庚重不轻。

(0)

郁山主赞

百尺竿头曾进步,溪桥一踏没山河。

从兹不出茶川上,吟啸无非啰哩啰。

(0)

送友人归荆

帝城多美酒,不醉别离人。

北海谋归晚,东门送客频。

燕啼迎馆树,草色逐征轮。

到日逢乡友,如何话此身。

(0)

乡乐杂咏五首·其一金丸

回身掉臂弄金丸,月转星浮满眼看。

纵有宜僚那胜此,定知鲸海息波澜。

(0)

寄题海陵离亭

银根菡萏连天落,玉穗蒹葭动地飞。

荡桨先生曾寄梦,凭轩公子合忘机。

江村白鸟和云没,泽国寒蝉带雨微。

何似高秋钓台上,一声清啸送僧归。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