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竹诗来为说君,采蘋宫冷尚疑尘。
人生不幸有奇祸,天道终当与善人。
蔡琰援琴应制曲,寿昌见母足娱亲。
两峰座上客常满,芋栗杯盘日夜春。
可竹诗来为说君,采蘋宫冷尚疑尘。
人生不幸有奇祸,天道终当与善人。
蔡琰援琴应制曲,寿昌见母足娱亲。
两峰座上客常满,芋栗杯盘日夜春。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萧立之作,题为《与刘两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可竹诗来为说君”,以竹子象征坚韧不拔的友情,引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采蘋宫冷尚疑尘”一句,通过想象友人所在之地的清冷,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关切和担忧。
“人生不幸有奇祸,天道终当与善人”两句,蕴含着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道德的坚持。认为即使遭遇不幸,上天最终会眷顾善良之人,体现了诗人对正义和道德的信仰。
“蔡琰援琴应制曲,寿昌见母足娱亲”引用历史典故,蔡琰弹琴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寿昌见到母亲则充满了家庭的温馨。这两句对比鲜明,既赞美了蔡琰的忠贞,也歌颂了家庭亲情的美好。
“两峰座上客常满,芋栗杯盘日夜春”描绘了一幅充满欢声笑语的聚会场景,客人满座,芋栗佳肴,杯盘交错,仿佛四季如春。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与友人相聚的快乐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典故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凉飙动新秋,远寺集群彦。
虚檐灵籁发,列坐停挥扇。
情惬引杯觞,欢剧杂酬献。
酡颜映落日,林光散凌乱。
池深鱼自乐,林密鸟相唤。
芳桂扳幽丛,天香满西院。
怀哉郑广文,樗散绝崖岸。
明渠翠渌,晕玉荷颠倒。镜样蟾华入春抱。
奈隔花桐凤,含妒频窥,又辜负,这夕帘重灯悄。
琼签催晓色,研匣濡螺,说甚眉痕画来好。
红豆串成珠,贮总深深,更锦合、从郎索到。
识夜雨、鲜栀结香难,悔出格缠绵,赚人疑笑。
檐声三夜滴床头,海日三朝照衣领。
风清每快行人意,泥滑仍为车辙梗。
南行常绕西山麓,青铜新沐烟鬟影。
出岫湿云行自媚,蔽野绿阴寒且静。
高禾连垄出芒槊,行潦逾道跳蛙黾。
更有水田白鹭飞,便如长夏江南境。
少年燕赵苦行役,十七年閒一俄顷。
故人黄土宁复见,古道荒烟聊自省。
竹舆梦断一萧疏,高木嘶蝉挂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