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善之寄游何道二山·其一》
《和善之寄游何道二山·其一》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行尽千峰日未晡,斋馀扣槛唤红鱼。

百梁扶栋神输巧,一铎鸣檐乐出虚。

那得诗情陪岛可,但誇山色胜衡庐。

老禅趺坐浑无语,案上旁行几叶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山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禅宗智慧的感悟。

首联“行尽千峰日未晡,斋馀扣槛唤红鱼”,诗人行走于连绵不绝的山峰之间,直至太阳尚未西沉之时。在用餐后,他轻敲栏杆,呼唤着红色的鱼儿,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生动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喜爱。

颔联“百梁扶栋神输巧,一铎鸣檐乐出虚”,描述了山中建筑的精巧与和谐。百根梁柱支撑起高耸的栋梁,仿佛是神灵巧妙设计的结果;而檐下的钟声悠扬,似乎从虚无中传来,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

颈联“那得诗情陪岛可,但誇山色胜衡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他自问是否能像贾岛那样,用诗歌来表达对山色的热爱,但更愿意夸赞山色之美,超过衡山与庐山,体现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极度欣赏。

尾联“老禅趺坐浑无语,案上旁行几叶书”,描绘了一位老和尚静坐于山中,沉默不语,只在案上翻阅着几页书籍。这一场景象征着禅宗的寂静与深思,与前文的自然景观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禅宗智慧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微虫禀质有清光,踪迹难令暗室藏。

车胤死来人堕学,秋庭终夜恣飞翔。

(0)

寄题终南道宣律师塔

冷碧终南插太虚,纻麻兰若旧闲居。

波离灭后无人继,萧索西风叶满渠。

(0)

书慈光塔

灵骨未藏三十载,我来收得葬孤山。

此中起塔不在大,已有高名垂世间。

(0)

寒拾赞

放下苕帚,对坐岩穴。眼看不亭,口说不歇。

想得峨眉五台,无此一天明月。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四四

一棒一喝,疾雷破山,一提一唱,崩空峭壁。

诸佛傍观有分,诸祖拈掇不出。只如入已还闭。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十

大地皆冻锁,遍界热如火。

时节不放过,衲僧多蹉过。

不蹉过,深雪之中有一个。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