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逢九日,尚忆客扁舟。
况复多风雨,那能遣病愁。
雁来知几日,帽落巳千秋。
妒杀东篱老,黄花笑插头。
空山逢九日,尚忆客扁舟。
况复多风雨,那能遣病愁。
雁来知几日,帽落巳千秋。
妒杀东篱老,黄花笑插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重阳节在空山中偶遇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感慨。首句“空山逢九日”点明地点与时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尚忆客扁舟”一句,通过回忆起往昔乘舟的经历,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况复多风雨,那能遣病愁”两句,诗人借自然界的风雨喻指人生的坎坷与挫折,表达出面对疾病和忧愁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接下来,“雁来知几日,帽落巳千秋”运用对比手法,以雁过留声与帽子掉落的时间差异,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岁月的变迁,同时也寄托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妒杀东篱老,黄花笑插头”则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东篱的老者与盛开的黄花赋予情感,通过黄花的“笑”,反衬出老者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柳翠藏莺,花绯招燕,栌枝摇荡纤玉。
湖水湖烟,春人春事,听唱高阳台曲。
一碧冥濛影,记斜日、段家桥北。
他时重证幽盟,旧游沤鹭应熟。谁信蘋花几簇。
更约住、溪山都化新绿。
望远蓬蓬,寻烟渺渺,欲采芳愁盈掬。
无恙清波在,想酝酿、满湖醽醁。
梦剪吴淞,夜船江雨吹竹。
客鬓渐丝,梅花应笑,伤春人瘦如许。
无憀身四海,有恨心千古。登临仲宣罢赋。
望湘云、渺然湘浦。
西北楼高,东南日出,谁识此情苦。悠悠眼看行路。
傍双飞燕子,王谢门户。柳绵莺思窄,花落鹃声去。
十年一剑飘零矣,叹落花、风尘孤旅。
待寻得,盟鸥共、江湖倦旅。
看何处、最销魂地。一片斜阳,二分荒土。
壤色罗裙,峭风吹送北邙雨。
画衫扶醉,能几日、踏青去。
瘦影冷蘼芜,恨减尽、好山眉妩。愁绪。
剩红心脉脉,目断送君南浦。
高楼望远,奈千里、沅湘迟暮。
祗今日、蕉萃青袍,问谁采、天涯芳杜。
把怨瑟重弹,中有离骚廿五。
洞箫吹罢,记前身明月、今生才子。
何物能销愁万古,大抵情之一字。
花底闻声,尊前对影,商略浑无计。
东风昨夜,画桥杨柳眠起。
我自倦旅江湖,但少年飘荡,中年蕉萃。
画壁双鬟词一卷,赢得狂名而已。
海水天风,琼楼玉宇,绝调君能继。
碧云日暮,山中同采兰芷。
采香乍定。被夜来风雨,芳林洗净。
嫩叶柔柯,渐觉森沉,装点更饶幽景。
烟丝微润蒙茸碧,恰小院、藓痕交映。
算一年、此最佳时,忘却落花凄冷。
休道寻春较晚,趁初霁步屧,闲园支径。
几树榆槐,几本蕉桐,依约翠云千顷。
红楼巳怕珠帘隔,况又是、阴阴欲暝。
怎奈他、不断莺声,碍了倚阑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