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鬓渐丝,梅花应笑,伤春人瘦如许。
无憀身四海,有恨心千古。登临仲宣罢赋。
望湘云、渺然湘浦。
西北楼高,东南日出,谁识此情苦。悠悠眼看行路。
傍双飞燕子,王谢门户。柳绵莺思窄,花落鹃声去。
十年一剑飘零矣,叹落花、风尘孤旅。
待寻得,盟鸥共、江湖倦旅。
客鬓渐丝,梅花应笑,伤春人瘦如许。
无憀身四海,有恨心千古。登临仲宣罢赋。
望湘云、渺然湘浦。
西北楼高,东南日出,谁识此情苦。悠悠眼看行路。
傍双飞燕子,王谢门户。柳绵莺思窄,花落鹃声去。
十年一剑飘零矣,叹落花、风尘孤旅。
待寻得,盟鸥共、江湖倦旅。
这首《玲珑四犯》由清代词人蒋敦复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出词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漂泊的感慨。
开篇“客鬓渐丝,梅花应笑,伤春人瘦如许”,以梅花之笑反衬人的愁绪,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因岁月流逝、春光易逝而产生的哀伤之情。接着“无憀身四海,有恨心千古”两句,直接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愤,仿佛在广阔的天地间寻找不到一丝慰藉,心中积聚的遗憾与怨恨却如同千古不散的乌云。
“登临仲宣罢赋,望湘云、渺然湘浦”两句,借用了古代文人登高赋诗的传统意象,表达了词人虽有才华却无法施展的无奈。而“西北楼高,东南日出,谁识此情苦”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苦闷的情绪,似乎在说,即使是在如此壮丽的景色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他内心的痛苦呢?
“悠悠眼看行路,傍双飞燕子,王谢门户”几句,通过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繁华与现实落寞的对比思考。燕子双飞、王谢旧宅,这些充满历史韵味的场景,与词人眼前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他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柳绵莺思窄,花落鹃声去”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絮随风飘扬,黄莺鸣叫,花朵凋零,杜鹃啼血,这些自然界的变迁,也映射出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深刻体悟。
最后,“十年一剑飘零矣,叹落花、风尘孤旅”两句,将词人的个人经历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十年磨一剑的比喻,既是对自身努力与成就的回顾,也是对岁月无情的感叹。而“待寻得,盟鸥共、江湖倦旅”则表达了词人渴望找到心灵的归宿,与鸥鸟为伴,在江湖中寻求一份宁静与解脱的愿望。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词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抱病烟霞居,与世日相遐。
不见交亲至,惟见白云过。
孟夏风云会,送子来大科。
洞门修且深,窈窕入烟萝。
群彦翕然集,宴饮酣且歌。
警发同文会,言笑靡及他。
岂无欲君意,未敢言琢磨。
不谓即言旋,白云如子何。
贱躯因晨风,饯子山之阿。
今古同流,鲛宫此日应千串。
未宜儿女独伤心,此恨凭谁见。宣室当年一面。
便拚与、青衫渍满。穷途日暮,祖帐风寒,悲秋莫辨。
携手河梁,归心望断风沙眼。
斑骓遗恨老英雄,但惜深杯浅。
莫上新亭望远,怕负却、纶巾羽扇。
天涯何处,一身遥寄,怎禁凄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