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李郭舟,望者如登仙。
君家在瀛洲,君知然不然。
我本南溟客,家住增城巅。
凡骨久未蜕,阴功六十年。
感子琼浆酌,报以金石言。
神理各保爱,逝水趋东川。
当时李郭舟,望者如登仙。
君家在瀛洲,君知然不然。
我本南溟客,家住增城巅。
凡骨久未蜕,阴功六十年。
感子琼浆酌,报以金石言。
神理各保爱,逝水趋东川。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诗《陪诸公瀛洲胜会(其六)呈郭杏东翰长》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场景。诗人以李郭舟为背景,暗示聚会的非凡之处,让人感觉如同升仙一般。他提到友人郭杏东居住在瀛洲(传说中的仙岛),并询问对方对此是否认同,显示出对超凡之地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敬仰。
诗人自比为南溟之客,寓言自己长久以来未能超脱世俗,但积累了六十年的阴德。他对郭杏东的热情款待深感感激,以琼浆美酒相酬,回应以深沉而诚挚的话语。最后,诗人强调了神灵之道与友情的珍贵,如同流水般向着东方(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前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湛若水作为理学大家的人格魅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