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
《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门外葵花一丈高,讵期端午更绵袍。

佩符岂有玉刚卯,挑药久无金错刀。

人老形骸宜瘦劣,时危心肺倍焦劳。

柴门昼掩身多病,听雨寒窗首屡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端午节前后,身处门外葵花盛开的环境中,感受到雨寒和痰嗽之苦的人物情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身体状况的描述,表达了时间流逝、年龄增长带来的身体衰弱与内心的焦虑。

“门外葵花一丈高”开篇直击视觉,设定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但紧接着“讵期端午更绵袍”透露出诗人对寒冷天气的感受和不适。这里的“讵期”,即是“近来”的意思,表达了诗人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佩符岂有玉刚卯,挑药久无金错刀”则描绘了一种生活中的困顿与落魄。在古代文化中,佩戴玉符象征着身份和地位,而“玉刚卯”可能是用来辟邪的物品;“挑药”则意味着寻找医治之法,但“久无金错刀”显示了求医无门的窘境。这里的“金错刀”可能指的是精良的医术或者珍贵的药材。

中间两句“人老形骸宜瘦劣,时危心肺倍焦劳”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时局的感慨。“人老”二字点明了主题,而“形骸”则形象地表达了身体上的枯槁;“时危”一词则指向了时代的动荡不安,进而影响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末尾两句“柴门昼掩身多病,听雨寒窗首屡搔”,则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不适与无奈的描写。“柴门”给人一种闭塞和孤独的感觉,“昼掩身”表现了诗人的避世自保;“听雨”、“寒窗”都强化了环境的冷清,而“首屡搔”则是身体不适的具体写照。

整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个人感慨和时代忧虑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自身感受的表达,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助与悲凉。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访浔阳友人不遇

不见安期悔上楼,寂寥人对鹭鹚愁。

芦花雨急江烟暝,何处潺潺独棹舟。

(0)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其三

骑吹凌霜发,旌旗夹路陈。

凯容金节护,册命玉符新。

傅母悲香褓,君家拥画轮。

射熊今梦帝,秤象问何人。

(0)

寻道观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0)

宫词一百首·其六

千牛仗下放朝初,玉案傍边立起居。

每日进来金凤纸,殿头无事不多书。

(0)

施南路偶书

大石岭头梅欲发,南陵陂上雪初飞。

苦无酒解愁成阵,又附兰桡向秭归。

(0)

丹元子步天歌·其五东方七宿

心,三星中央色最深。

下有种卒共十二,三三相聚心下是。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