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岭头梅欲发,南陵陂上雪初飞。
苦无酒解愁成阵,又附兰桡向秭归。
大石岭头梅欲发,南陵陂上雪初飞。
苦无酒解愁成阵,又附兰桡向秭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大石岭头即将开放的梅花和南陵陂上初飞的雪花,展现出自然界的静谧与美丽。然而,诗人的心境并不如外界的宁静,他表达了自己的愁绪,如同阵阵来袭,却又无酒可解。
"苦无酒解愁成阵"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快和渴望得到释放的情感。酒在古代文人中常被用作忘忧的工具,但此刻对诗人来说却是一种缺失。
最后,"又附兰桡向秭归"表明诗人可能寻求自然界的慰藉,他或许凭靠着兰花的清香和秭归(一种植物)的陪伴来寻找心灵的寄托。这里也可解读为诗人对远方山水之美的向往,希望借此逃离现实的苦恼。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交织的诗篇,通过对比和暗示,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肌体生鳞须飒毛,衰年怯冷欲儿号。
无人来绽韩公袄,有友能施范叔袍。
入手乍惊儒袖阔,披身尤喜义襟高。
书生忍冻谁相顾,共弊轻裘赖我曹。
与子十年同把酒,贫贱未能离陇亩。
今年依旧对黄花,会意何由笑开口。
老来钟爱有三儿,迩岁从师得吾友。
祝螟方拟为蠃飞,舐犊俄惊作牛吼。
幼儿已作一觉梦,大匠徒施两年手。
乙子沉痾赖营牧,再生岂止由南斗。
嗟予屯厄世所弃,急难谁肯相先后。
论交最喜子善终,报德深惭我无有。
犹怜甲乙二孺子,莫景于渠意加厚。
烦君为我严诲之,毋惜鞭笞九十九。
高台百尺凌云碧,维舟夜久霜月白。
瘿木窣窣摇枯藤,寒濑潺潺落苍石。
先生退隐知几年,汉家钟鼎徒凌烟。
高风千古磨不尽,山水照映长明鲜。
我来俯仰惭羁旅,冲寒愁怕玄冬暮。
此身不负白鸥盟,暂此迟留亦何预。
起来搔首江茫茫,孤篷却逐雁随阳。
人生游行岂易得,惟有此夕难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