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禁足已嫌多,那更重加一月遥。
不解六根门互用,蜡人铁做也应消。
九旬禁足已嫌多,那更重加一月遥。
不解六根门互用,蜡人铁做也应消。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长时间禁足生活的感慨。"九旬禁足已嫌多",说明诗人对于长时间的静坐修行已经感到疲倦,九十天的禁足在他看来已是过长。接着,"那更重加一月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厌倦和难以承受的心情,暗示禁足时间再延长一个月更是遥不可及的煎熬。
"不解六根门互用",这里的"六根"通常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禅宗中常用来比喻心念的六种状态。诗人说如果不能灵活运用这六种感知,即使身体像蜡人或铁铸般坚韧,也会因精神上的压抑而逐渐消磨。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直观感受,揭示了禅修者对于内心自由与身体束缚的矛盾,以及寻求解脱的渴望。诗人在表达个人体验的同时,也寓含了对修行方法和心境调整的思考。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