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叠峰峦浅作池,幽堂长是见春迟。
风传翠筱声先到,雨换青松叶未知。
江上帆樯经几驻,城南第宅已三移。
君恩若放山林去,始是云霄得意时。
小叠峰峦浅作池,幽堂长是见春迟。
风传翠筱声先到,雨换青松叶未知。
江上帆樯经几驻,城南第宅已三移。
君恩若放山林去,始是云霄得意时。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春兴八首(其六)》描绘了一幅春天山居的画面。首句“小叠峰峦浅作池”,写出了山势起伏,如同小山堆叠,而山间的溪流被巧妙地汇聚成池塘,显得清新自然。次句“幽堂长是见春迟”,暗示了居住环境的僻静,春天的脚步在这里来得较为缓慢。
第三句“风传翠筱声先到”,通过风中竹林的沙沙声,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富有动态感。第四句“雨换青松叶未知”,进一步描绘雨后松树新叶的生长,以“未知”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期待和惊喜。
第五、六句“江上帆樯经几驻,城南第宅已三移”,诗人寓言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江上的船只多次停泊,城南的住宅也已经更换多次,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君恩若放山林去,始是云霄得意时”,诗人以“君恩”暗指朝廷的恩典,表达出如果能远离尘世,归隐山林,那才是他心中真正的“得意”之境。整首诗借景抒怀,既有对自然的喜爱,也有对仕途变迁的感慨。
作文发妙理,经国厉远图。
游目建安中,才子足欢娱。
王刘与应阮,精神可交输。
西南落汉日,扬益奋两隅。
山河裂地轴,星象分天衢。
八师遇有姚,万世垂楷模。
一元均大化,五服拥皇都。
悠悠彼七子,流光失其孚。
飞觞宴婉娈,鼓瑟吹笙竽。
主人敬爱客,徒尔相扬揄。
魏祚竟不长,诒谋止斯须。
逡巡数十年,刘石横八区。
所以汉高帝,慢骂轻文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