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荫大井,置绠百尺修。
疏凿不知年,人其古诸侯。
源从卞山来,涓涓无时休。
旱地千里赤,渊泉独清浮。
六月如焰火,寒冽冰雪侔。
万家滨双溪,卓此名一州。
累累挈瓶人,踵门日见投。
宾至遽欲起,命酌辄复留。
岂不敌醍醐,渴疾饮以瘳。
庠序阙讲问,闇浅谁予求。
自反对井德,饮水良可羞。
老屋荫大井,置绠百尺修。
疏凿不知年,人其古诸侯。
源从卞山来,涓涓无时休。
旱地千里赤,渊泉独清浮。
六月如焰火,寒冽冰雪侔。
万家滨双溪,卓此名一州。
累累挈瓶人,踵门日见投。
宾至遽欲起,命酌辄复留。
岂不敌醍醐,渴疾饮以瘳。
庠序阙讲问,闇浅谁予求。
自反对井德,饮水良可羞。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老房屋旁的大井,井深百尺,源头来自卞山,泉水清澈且源源不断。即使在千里干旱的土地上,这眼井仍像冰雪般清凉,为周围居民带来生机。诗人以"万家滨双溪,卓此名一州"赞美其对社区的重要作用,人们纷纷前来取水,宾主相待,犹如甘露解渴。然而,由于缺乏教育和指导,人们对井的智慧未能充分利用,饮水之恩反成遗憾。诗人反思,如果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并学习井的精神,那他们的行为就更值得尊敬了。整首诗寓含了对知识与智慧的呼唤,以及对淳朴生活的敬仰。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
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
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