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
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
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
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
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此诗描绘的是古人在重阳节(九月九日)时的风俗和情感状态。首句“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表达了对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视以及对所怀念之事物或情感的不舍。接下来的“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则写出了人们在此时饮用菊花酒、食用特制食品,以驱邪避害、庆祝佳节。
第三句“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描绘出秋天的景象,云彩飘逸,穿过窗棂,室内外呈现出一种清凉而宁静的氛围。紧接着,“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则展现了主人在这样一个美好时光中尽情享受自然之美和宴会的愉悦。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捕捉到了傍晚时分,砧板声响起,家禽野鸟开始归巢的情景。最后,“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表达了在美好时光中不愿离去的依依不舍,以及沉浸于日落后的柔和光线中所带来的醉意。
整首诗通过对节令风俗、自然景观以及主人情感体验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离别之愁。
日晷于东驰,羁人复北征。
鼓舠下荆溪,言访张道陵。
缘薄扼事艰,意短回修程。
稠年戒襟素,履兹荒志诚。
坐令紫霞居,远隔于青冥。
所赖滆湖好,烟景疏天声。
躞蹀骋瞻眺,稍慰沧洲情。
青镜不肯私,金精几时营。
寓形若流电,空怀紫金经。
我昔官居白玉堂,五更振佩朝明光。
君之先人司喉舌,献纳从容在帝旁。
每见殿东供奉退,凤仪秀拔重班行。
自我不见今十载,伤心耆旧半存亡。
君才不忝名家胄,法冠豸服何辉煌。
弭节留都刚会面,又闻奏最上江艎。
闪闪旌旂辉白日,明明画戟飞秋霜。
行处想应无豺虎,山妖水怪尽逃藏。
比闻处处鬻男女,江南江北多旱蝗。
官府诛求何日已,闾阎百孔兼千疮。
我曹肉食惭无补,言之感激热中肠。
君侯忠孝夙自许,触目民隐心悲伤。
此去应前宣室席,愿无缄默负吾皇。
临分不尽叮咛语,意逐东流江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