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清明后,扁舟载酒来。
山从一径入,寺绕万松回。
池上泉声细,樽前暮色催。
杖头钱未罄,沽取尽馀杯。
花落清明后,扁舟载酒来。
山从一径入,寺绕万松回。
池上泉声细,樽前暮色催。
杖头钱未罄,沽取尽馀杯。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春晚同登惠山》描绘了清明节后,诗人乘小舟携酒,独自或与友人一同前往惠山游玩的情景。诗中通过"花落清明后"点出时令,展现了春意阑珊的氛围。"扁舟载酒来"则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对自然的亲近。
"山从一径入,寺绕万松回"两句,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山路蜿蜒,寺庙隐于松林之中的景象,富有画面感。"池上泉声细,樽前暮色催"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时光的流逝,泉声轻细,暮色渐深,诗人借以抒发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杖头钱未罄,沽取尽馀杯"表达了诗人虽囊中尚有余财,但仍愿尽情畅饮,享受这春日惠山的美好时光,流露出一种豁达与随性的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游山的惬意与诗人的情感寄托。
君休呫嗫语,我欲颠狂歌。
君语虽工不可多,我歌颠狂如我何。
君不见苏季子,腰横六印车如水,奇祸一朝生口齿。
又不见朱买臣,朱绶煌煌不庇身,不如会稽喑哑人。
南山山头北山下,亦有骑牛唱歌者。
行人不诃官不问,歌罢牛归卧牛舍。
我歌属君君为歌,桃花醉面春风和。
君歌不成春亦老,虚客江城车马道。
明日酒醒应绝倒,剡源溪上看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