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其一》
《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其一》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古风

写影入明镜,移之尺纸间。

明镜无遁形,难得山真颜。

而况尺幅纸,欲写四面山。

山中有吾庐,更有山中田。

尝脔知大烹,见羽知吉光。

但写一角山,吾庐山之阳。

溪泉何汤汤,树石何苍苍!

山尽补以云,中有无尽藏。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的作品。他以"写影入明镜"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将山水景色映照在明亮镜子中的情景,随后通过"移之尺纸间",表达了将这镜中之景转移到纸上,试图捕捉山的真实面貌的过程。

"明镜无遁形,难得山真颜",诗人感慨镜子虽能如实反映,但要完全捕捉山的神韵实属不易,暗示了绘画艺术的难度和对自然美的追求。接着,丘逢甲进一步强调了尺幅纸张的局限,想要描绘出四面环山的宏大景象,却只能聚焦一角,他的庐舍位于山的南侧。

"尝脔知大烹,见羽知吉光",诗人运用比喻,说明通过局部的描绘,也能让人领略到整体的壮丽,如同品尝小块肉就能感知大锅烹调的美味,看到羽毛就能想象出凤凰的光彩。最后,他以"溪泉何汤汤,树石何苍苍"描绘了具体的画面,溪水潺潺,树木岩石苍翠,山的尽头则用云雾补充,象征着无尽的深邃。

"山尽补以云,中有无尽藏",诗人借此表达庐山深处蕴含的丰富内涵,以及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丘逢甲作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鄚州杂诗五首·其三

为省春耕历灞沣,銮舆频止劝农功。

柴门掩处烟村静,碧水长桥落彩虹。

(0)

晓起山路口号

荒屋山中月色阑,秋高边塞正风寒。

羊肠石道临泉水,已静人声足旷观。

(0)

沙河途中作

煇煌明辇道,将晓漏声残。

秋月西山落,金风北野寒。

望陵悲树色,就景盼云端。

每念芳华日,漙漙露未乾。

(0)

题织图二十三首·其十六第十六图

绿阴掩映野人家,每到蚕时静不哗。

一自夏初成茧后,篱边新听响缫车。

(0)

比干墓下作并序

王子骨肉閒,力欲醒天梦。

封墓不及后,孥戮知已纵。

公旦岂异人,三笞得贤诵。

同圣不同福,千载有馀痛。

(0)

莫五题壁有“不若弃书学剑,扬旗万里封侯”句,因和

就外论似不尔,如君言亦复佳。

便脱牛刀相赠,待看马革归来。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